《南方民族考古》是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原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童恩正教授创办并长期担任主编的一份以研究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民族学、考古学为主要目标的大型学术丛刊,是四川大学考古学科的代表性学术成果。自1987年创刊以来,目前已经出刊至13辑。
《文物研究》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安徽省考古学会合作主编的一部主要以发表安徽省考古学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大型学术丛刊。本辑共收录文章26篇,内容涉及先秦时期遗址调查材料、战国-汉代墓葬材料、宋、明、清墓葬材料等。
汉画艺术,格高韵古,深沉雄大,中国一绝。这里的汉画是指雕刻在汉代建筑,如祠堂、石阙、墓室及棺椁上的图像。本书聚焦汉画艺术,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其分别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可以说是一本涵盖广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汉画艺术研究专集。
本书运用了大量考古学、历史学的知识还原了从北京猿人的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王朝结束这段中华文明萌生时期的历史,通过考古资料及甲骨文、金文等文字资料,深入发掘商、西周时代的社会,关注商、西周时代的礼乐制度是如何被儒家吸收并逐步形成中华文明的基础的,是一部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渊源的有深度、有广度的畅销级著作。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基本完整重现敦煌藏经洞流出的藏文文献。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
本书通过对一百年来关于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梳理,从中遴选出30篇左右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并进行点评,以方便和提升研究生教学,提高研究生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素养,为需要开拓学术领域的年轻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读本,帮助学生和青年教师为将来的研究奠定基础。本书包括总序(张岂之撰)、导论(学术史的梳理)、30篇左右经典论著选读(每
本书从晚明野史笔记中有关明宣德帝喜好“促织之戏”的材料出发,结合各类文献记载,同时比照明御器厂故址所出土之瓷器实物,进而对明宣德官窑所制蟋蟀罐进行深入分析,所述涉及对宣德蟋蟀罐造型、纹饰、年款等细节的对比研究,同时就蟋蟀罐的“斗盆”“养盆”之辩、宣德蟋蟀罐不见诸于清宫藏瓷这两个谜团进行了详细的考析,对宣德蟋蟀罐的来龙去
宋翟耆年著《籀史》是著录和考释金石铭文的著作。成书于南宋初年,原有上下两卷,后下卷散佚。书中多载金石款识,篆隶尤多,后皆附论说予以考释。又著录宋代金石学著作颇详,其中多有佚失不存者,赖此书犹存梗概。故为研究宋代金石学和文字学的重要文献之一。今以乾隆四十年抄本为底本,范景中、周小英教授据惠栋抄本、四库全书本、刘燕庭味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