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系志·云南卷》是在云南省区域概况和主要土壤类型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试行稿)》作为高级和基层分类依据,对云南省土壤高级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和基层分类单元(土族、土系)进行鉴定和划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述云南省的区域概
本书通过比较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和敏盐突变体H8706-34在盐胁迫下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质膜透性,探明了其耐盐性存在差异的生理机制;进而分析两种突变体在DNA水平的差异,克隆了小麦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TaGSK1、小麦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TaSTK等耐盐相关基因;通过
本书基于野外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资料,结合核素和REE示踪、立体摄影测量和高速离子成像等技术,以复合土壤侵蚀理论研究为突破口,以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复合侵蚀的有效性和适宜性为抓手,创新性地讨论了冻融、风力、水力多营力相互作用和叠加作用下的坡面复合土壤侵蚀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揭示了水土保持措施阻控复合侵蚀的机理,评估了水土保
本书稿是一本综合技术类图书。书稿在研究宁东基地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等课题的基础上,利用卫星影像,结合NDVI、灰度和生物量评价等现代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书稿从绪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遥感尺度效应研究、基于高分影像的宁东基地土地利用应用研究、宁东基地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研究、宁东基地NDVI、
本书为开放教育教材,涉及:土壤形成、分类及分布,土壤固体物质,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作物矿质营养与施肥基本原理,土壤氮素及氮肥、壤磷素与磷肥壤钾素及钾肥科学施用,土壤中量和微量矿质营养元素及其高效利用,有机肥料特性及其科学施用,肥料类型及其科学施用。
本书在我国东北典型的黑土区域采集不同开垦年限、不同地带土壤样品,结合黑土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土壤状况对黑土硫的形态、分布、有效性以及与其它土壤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开垦年限黑土硫素肥力的演变规律,明确黑土施用硫肥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黑土肥力、改善黑土质量,为合理施用硫肥提供理论依据。
本书共分十三章,系统地介绍了研究区域内土壤pH、有机质、氮、磷、钾等基础肥力指标以及Cd、Pb、Cr、Hg、As、Ni、Cu、Zn重金属指标研究情况;我国土壤五个基本肥力指标及八个重金属元素基本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按耕地土壤及林地土壤分类的五个基本肥力指标及八个重金属元素的基本统计量;按耕地土壤及林地土壤分类的五个基本
本书以松嫩典型黑土区9.76万平方千米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均匀布设的280个137Cs侵蚀速率样点采集了728个土样和选取的14个背景值样点采集了210个土样,室内利用ORTEC高纯锗探头γ探测器测定137Cs活度。在背景值实测结果基础上,通过推算背景值空间分布,计算样点的土壤侵蚀速率,然后参考土地利用、坡度和植被覆
本书在系统总结和归纳各类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及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何运用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必要的设计案例,同时着力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融会其中,以提高广大技术人员对标准规范的理解水平和应用能力,从而保障和提高设计成果质量。本书主要适合于从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勘察、设
本书针对粗粒土颗粒易破碎导致变形预测难度大的问题,通过总结粗粒土的静力特性研究现状,确定了粗粒土的力学特性研究必须考虑颗粒破碎影响的研究思路。提出了一个描述土体级配的方程,实现了对土体级配的定量化描述,并系统地研究了该方程的性质及应用;分析了破碎指标与级配参数、破碎指标与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完整的应力应变破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