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企业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慈善家。《张謇癸卯东游日记校注》分上、下两篇。上篇系《张謇癸卯东游日记》初版影印本,下篇系张謇“东游日记”释文和校注。释文和校勘根据《啬翁垦牧手牒》手稿影印本进行,纠正了通州翰墨林版、两版《张謇全集》的诸多讹误。注意充分吸收海内
本书收录的对联是全世界历代客家人或含有客家元素的对联作品。这里包括全世界客家人聚居地、迁徙流转地的实用对联作品;非客籍人士在客籍的工作生活为客家人物题撰的对联作品;客籍人士在外地工作生活撰写和使用过的对联;也包括非客籍人士专为客籍人题撰的对联。这些对联上起唐宋、下限截止于今。1949年以前的历代作品,无论合不合联律,作
书稿为纪实散文,以福州市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的视角,讲述栖居于福州的城市名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的消防指战员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成、奔突、扩散和激荡,又是如何循着光亮,怀着热血,走向属于他们的舞台。作为全国唯一承担省会城市每日升降国旗任务的消防救援队伍,他们既要握水枪,也要握钢枪;既是消防队,也是国旗
《一个老兵的探索与感悟》是作者继《一个老兵的乡愁》《一个老兵的家国情怀》之后书写的“探索人生启示录”系列的第三部。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经历,对人生信仰、理想、追求的进行回顾与探究,试图通过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奋斗与感受,努力反映一代人如何在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下逐步成长的人生轨迹和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本书为随笔集,精选了作者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发布在微博上的随笔文字和思想成果,分为“博约课堂”(工作和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启智开慧”(思想交流碰撞中迸射出的火花)、“博约微语”(古往今来深刻精辟的人生智慧之精粹)三个板块呈现。内容延续前六辑,涉及教育管理、教书育人、读书求知、生活智慧等诸多方面,有
《画外篇》2006年曾作为内部交流资料印刷。本次纳入“姜今艺术丛书”出版。本书含论文5篇、散文6篇,同时还收录外界对作者的评论10篇和作者与朋友之间的闲情书柬7篇。
本书以隽永的语言描述了作者投身我国心肺复苏、灾害救援事业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重点选择了若干重大事件,如与意大利、德国急救项目的创建合作,以及身参与国际救援的评估和急救学术的构建,多是从故事中反映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的出现,国际间友好合作的人文友爱。本书是作者以散文体形式、以身经历创作《复苏》之后的又一力作。本书共分七章
本书是纪念广西出版事业70年的散文集,围绕广西出版事业发展70周年的主题,共收录广西各条出版战线工作人员撰写的出版故事约70篇,分为书、人、事三个部分,或记录图书出版历程,或讲述创业之初的峥嵘岁月,或回忆与作者交往的温情故事,等等。本书全面回顾了广西出版事业70年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广西出版人出版筚路蓝缕、不断创新的精神
唐树义长年坚持日记,现存日记共分5部,大多都有作者自书名称,有《北征纪行》《楚北旬宣录》《归田录》《归舟安稳录》《癸丑出山录》《癸甲从戎》等分册题名,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至咸丰四年(1854年),中有间断,应是遗失。这些日记因大部分是用“梦砚斋”行笺书写,所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总称《梦砚斋日记》。唐树义几乎半
该部作品以西湖美景和生活感受的方方面面为素材,将人文、哲理、历史、现实、世态、情怀、风俗、习惯、慈尊、孝爱、思念等融入到祖国与个人,乡愁与远方,矛盾和未来的创新中。有借人、景、物、事抒情的,有透视社会不同现象的,有浓郁的情感触动的,有旅游生活文化欣赏的思考的浓厚的文学味。作品中西湖的人、景、物、事不仅美在字里行间,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