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图片近500幅,记载丽水常见外来植物44科126种,物种顺序参考《浙江植物志(新编)》和《中国植物志》进行编排;对外来植物的原产地、国内分布(丽水的分布情况在“浙江”后加“括号”进行说明)、繁殖方式、生境及传播方式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根据考察所见情况,将丽水外来植物的常见程度分为“常见(包括散生)”“很常见(包括
全书除绪论外共分11章,包括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矿质营养、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细胞的信号转导、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的光形态建成、植物的生长生理、植物的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以及植物的逆境生理。第四版教材将原第12章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生理相关内容整合到相关章节中,对思考题、专业名词和参考文献进行了修
本书包含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幅令人赞叹的植物挂图,这些挂图从植物解剖、物种间差异比较、形态学等方面展示了诸多细节。这不仅是一部供读者查阅植物学相关挂图的工具书,还是一份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蓬勃发展的与植物相关的学科的记录。那一时期是欧洲科学发展的黄金阶段。博物学家探索全球各地,搜集植物,越来越强大的显微镜是科学
《植物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生物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该教材经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于2005年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现为第二版修订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全书共分为11章,第一至第九章分别介绍了细胞、组织和从种子到种子
本书介绍了在西藏地区环境变化过程中,藓类植物物种组成、优势科属、物种地理成分的差异性,并结合物种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及高寒草地恢复等国内外生态学热点问题,报道了西藏地区藓类新物种,应用物种分布模型模拟了研究区代表性优势藓的分布格局,以及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迁移路线,总结了研究区藓结皮对高寒草地恢复的科学
本书采用分子生物学、土壤生态学等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以极端干旱区典型的多年生荒漠植物疏叶骆驼刺、花花柴、头状沙拐枣、多枝柽柳及与它们根相关的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根相关微生物群落的构建过程、微生物与凋落物分解的内在联系、豆科植物根瘤菌的海拔分布格局、豆科与非豆科植物种间互作的微生物学过程等
本书共收集长江下游地区常见浮游植物(除硅藻)7门103属397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蓝藻门14属40种1变种,金藻门5属12种,黄藻门4属4种1变种,隐藻门2属4种,甲藻门5属8种,裸藻门6属62种19变种,绿藻门67属201种43变种2变型。书中记录了每个种的中文名、拉丁名、引证文献、形态特征、生境等信息,并附有
这是一部有关香味的博物志,讲述了熏香、香料、花园、香水等有关香味的一切。长期以来,植物利用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特性来塑造周围的世界。乳香树通过分泌乳香脂密封受伤的组织,以保护树木免受入侵病原体侵害;茉莉会产生一种含有芳樟醇分子的花香以吸引授粉的蛾子;花烟草则通过一种类似的芳香族化合物苄基丙酮来吸引传粉者。就植物而言,它们
本书在展示以营养器官特征为依据的植物分科检索表的基础上,精选100种常见野生木本和草本植物,分别从拉丁名、别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其中,重点介绍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的形态特征及其在食用、药用、工业、绿化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此外,精选540余幅植物高清整体及细部彩色图片,以
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 茂,集知识性、科普性和实 用性于一体,比较全面系统 地介绍历山舜王坪草本植物 ,可以满足多方需求。 本书共收录草本植物37 科111属151种。书中对野 生植物介绍以图片为主,辅 以识别要点。本书可作为一 本工具书,旨在帮助读者在 野外快速识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