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当代西方著名生态思想家和文化历史学家托马斯·贝里为地球村及地球上一切生命发声的合集,主要内容节选自他晚年的作品,包括《地球之梦》《伟大的事业》《晚思》《儒家精神》《地球的命运》,以及《神圣的宇宙》等书的重要章节。在本书中,他呼吁对进化和生命起源的新故事进行阐述,倡导保护自然环境,呼吁恢复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憧憬未来
本书编入了2016-2020年山西省的环境方面的统计数据,数据翔实,资料丰富,主要内容包括山西省各地区的环境统计、各工业行业的环境的统计、废水排放统计、废气排放统计、辐射环境管理、医院环境统计等。这些数据为监测山西省内环境质量所得真实数据,收录五年的数据,对于综合了解山西环境的变化趋势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数据,对于探索进一
本书分为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框架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报告2015和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研究报告2016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框架与关键指标、2015-2016年污染损失成本核算、2015-2016年生态破坏损失核算等。
近年来,全国上下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强化,治理成效有所显现,但多地频现的十面霾伏、高温天气等大气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而工业产业仍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迫切需要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衡量环境效率的研究框架中。在此基础上,本书提出改进的虚拟前沿面SBM模型,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视角对工业绿色
本教材的侧重点是环境学科中的基础化学知识,侧重基本原理,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整体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读性。教材内容主要涉及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兼顾基础化学知识和后续环境类专业课程知识,在实践教学的实验安排上兼顾基础化学实验的训练作用及后续环境类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从而突出在环境学科学生中进行化学基础课教学的特色。新
《名古屋议定书》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项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旨在建立公正公平分享因利用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而产生惠益的国际制度。中国作为缔约方,在实施《名古屋议定书》时遇到很多“水土不服”的关键问题,制约了中国全面履行《名古屋议定书》,也为中国实施“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构成挑战。该书通过实证研究,定性
水环境模型与应用
本书从我国大规模侵权事件与日本公害事件的共通性入手,以日本在公害事件上的对应举措为研究对象,为我国大规模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首先,论述了公害事件对于日本的传统侵权责任理论造成的冲击以及对此日本进行的理论革新。其次,立足于日本的公害救济实践,对大气污染、药品公害、食品公害、石棉公害、核公害等事件之中日本的应对
本书在归纳国内外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古典环境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理论,提出绿色创新导向的环境规制;围绕波特假说及其验证分析,以成本抵偿效应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单一环境规制以及规制组合政策如何通过其强、弱激励效应、形成绿色创新;进一步结合费用‐效益分析和优化组合分析,比较主要环境规制工具的适用性和必要性;梳理我国环境
从1966年至今,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已经有五十余年发展史,其理论思路与核心问题是:身在环境中的欣赏者,审美地欣赏什么?如何审美地欣赏?概言之,即“何处—什么—如何”(Where-What-How)三元范式,本书对环境美学的考察便是紧紧围绕着这个范式而展开的。书稿提出的核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