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康社会,是几千年中国人的梦想。全面小康,是小康的升级版,其本质依然是小康。按照党的十九大界定,全面小康社会有六大特征,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且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换句话说,全面小康看的不是平均数,而是要惠及14亿人口。小康路
本书全面介绍了农业土地系统遥感制图的理论和技术方法。首先,从土地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农业土地系统学科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农业土地系统遥感制图的研究框架;然后,介绍了耕地遥感制图,灌溉耕地遥感制图,农业种植制度遥感制图,基于低、中、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农作物遥感制图,农作物遥感制图的特征优选,以及协同多源遥感
本书共八章,系统介绍了农村土地流转和种植类有机农庄的相关情况、政策解读、典型案例、具体技术和发展建议。具体内容包括: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现状、特点、类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土地流转的流程与收益分配;有机农庄创建与经营的相关政策与优惠条件、注册认证流程、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现状与执行标准,国内有机农庄种植方案的设定、布局、
本书通过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耦合协同三个方面来研究新时代湖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同。为实现研究目标,从理论解释和实证分析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首先,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其次,通过研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分析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同的演化规律,描述出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
《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研究》详细地探讨了如何提高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系列问题,共分为7章:第1章阐述了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学术史梳理,以及对书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2章分析了关于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一些理论内容,包括权利主体和客体、产权视角下农民土地财产的构成、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的影响因素,并对
《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主要是在归纳总结学者已有研究文献和本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问题研究》首先阐述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在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契约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风险问题,针对市场风险、契约(违约)风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9-2020)》蓝皮书是系统研究湖南乡村振兴的皮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对湖南全省2019年以来的乡村振兴的整体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进一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措施。二是选取湖南各地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进行解剖,研究湖南特色市县区乡村振兴的做法和经验,如郴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
《中国中西部地区精准扶贫典型模式》即对广西、云南、四川、海南等典型省份26个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的成果。全书分为六篇、二十六章。第一篇“精准识别与精准脱贫模式”,分别总结和提炼了广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模式、海南琼中县“12345”精准识别模式、广西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模式、广西平果县“13345”工程促高质量
本书通过对山东省的例证研究,发现农业发展存在缺乏完善的资源保护制度与政策体系、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并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融合度较低等问题,必须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完善多种路径加以解决。另外,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还需要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钱从何来、农业技术如何提高等一系列问题,鼓励和引导工
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五年来,国家领导人多次赴地方考察粮食生产,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作者在连续30年对粮食安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疫后世界格局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回顾了60年世界粮食生产、消费、贸易的历程,研判了当前世界粮食安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