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先生提出“儒家八派”的概念之后,由于文献不足徵,关于孔门后学的研究,虽聚讼纷纭却并不充分。随着马王堆帛书尤其是郭店简、上博简等出土简帛的问世,孔门后学研究才有了新的契机。宋立林著的《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聚焦孔门后学,以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对孔子之后孔门后学分化的原因,子
该书讲述了在生活中逐渐消失的老物品,如打谷桶、电报、分币、火柴、轿子、连环画、粮票、留声机、煤油灯、木杆秤、手抄本、手绢、水缸、算盘、蚊帐、油纸伞、中山装、BP机等。作者蒋新平试图从一些平凡之物的兴衰遭际来感受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聆听文明进步的声音。因为物品是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智慧和成果,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
《敦煌家具图式》通过研究敦煌壁画中的家具图案,展示中国家具千年之变的脉络,主要内容:高型家具进入中国的背景,从敦煌壁画看低坐风尚的延续,从敦煌壁画看本土家具的发展,从敦煌壁画看高坐家具的融入,从敦煌壁画看外来家具的汉化,从敦煌壁画看特色家具的创制,敦煌家具图式的文化特色,敦煌文书中家具资料的文本解析,敦煌壁画家具图式的
本书介绍了大安汉书遗址2001年的考古发掘成果。此遗址层位关系明确,器物组合完整,阶段性演进规律鲜明,具有突出的文化特征和代表性意义,分别可以明确为“古城文化”和“汉书文化”。本书以此次发掘成果为依据,刊布了汉书遗址代表的“小拉哈文化”“古城文化”“白金宝文化”“汉书文化”四种具有时序演进和谱系关系的夏至西汉早期考古学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 6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5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4
良渚玉器(英文版)
1992年10月至1993年3月,襄阳市搏物馆、老河口市博物馆对安岗墓地因取土制砖发现的4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BR》本报告以墓葬为单位逐一介绍了4座墓葬的全部资料.4座墓均为土坑坚穴墓,其中Ml、M2为中型墓,平面"凸"字形,单棒重棺,共出土祭器、乐器、燕器、兵器、工具、车马器、葬仪品、装饰品、杂器和竹筒10大类
本报告为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周围大河口遗址的系统调查资料。调查面积约5平方千米。发现有灰坑、文化层、道路、夯土墙、建筑遗址和墓葬等遗迹21处。所获1636件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少量石器和骨器等,年代可辨者有新石器时代标本298件、夏代时期6件、西周时期6件、东周时期375件、汉代时期42件、宋金时期2件。所属文化分别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