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0日至22日,“吐鲁番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吐鲁番博物馆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主题紧紧围绕丝绸之路经济与贸易进行。本论文集挑选了本次与会的国内外学者提交的研究论文28篇,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的理性探讨,二是对丝绸之路沿线文物的发现认识及其在思路上的
本书包括五章,分别从斯—中关系史、文献记载、海上交通、考古资料(陶瓷、钱币、碑铭等)、斯里兰卡在中国海上交通的地位几方面来论证、考证斯里兰卡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交流,资料详实、图表丰富。通过对陶瓷以及其他考古材料,如出土的古钱币、斯里兰卡发现的中国碑铭等,可以证明同处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和斯里兰卡长达千年的外交关系史,这对
《退士闲篇》,因与《三生石上旧精魂》有几篇重复,因而主要是渊出;同时调入了一篇适当的通俗文字。《白化文文集:退士闲篇》的主要内容包括:唐代士子与樱桃、纸鸢与风筝、也说说“升官图”与“彩选”、笔床茶灶雨笠烟蓑、镜听·响卜·怀勺·打瓢(瓢卦)、竹夫人与汤婆子和闲谈“卦影”,等等。
本系列首创了我国特色的英语专业内容与语言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了适合英语专业的内容与语言融合的课程,系列以英语为媒介比较系统地教授专业内容,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课程设置包括美国历史文化、美国自然人文地理、英国历史文化、英国社会文化、英国自然人文地理、欧洲文化、希腊罗马神话、综合英语、英语短篇小说等共计30种。本书精选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小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们普及历史掌故;第二部分是医学史上一些突出的发明和技术,显示了人类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疾病的能力。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的编纂始于2004年底。2005年8月《年鉴》2004卷出版后,得到了史记研究界的一致好评,之后每年出版一卷,对上一年《史记》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年鉴》2013卷基本保持了前几卷的栏目框架和编辑体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创新。增加了原创内容的比例,组织研究人员执笔撰写了司马迁研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积累传承读本(全2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济宁自古文脉兴盛、先贤圣哲辈出,是孔子、孟子、颜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的故乡,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在这方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上孕育的开辟鸿蒙的始祖文化、光耀千秋的儒家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英雄侠义的水浒文化,
《史记/中华传统文化典藏》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
《中华文化与法治国家建设》以法治国家建设为主题,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律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与依法治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与法治、民族文化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港澳台海外青年的历史责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论文集从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治国理念和实践沿革出发,解析其与传统文化中儒家、法家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