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锋、王青、王辉、王通编著的《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验证(精)》集中介绍了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在第1章绪论中,介绍了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设计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本书所研究内容的内在联系;第2章~第5章,论述了运载火箭飞行控制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法,包括频域设计方法、冗
《高速远程精确打击飞行器方案设计方法与应用》完整地研究了助推—滑翔飞行器、弹道式空间再入飞行器和滑翔式空间再入飞行器的弹道特性,分析了上述三种高速远程精确打击飞行器的方案可行性,完成了飞行器运动模型的建立、飞行弹道优化、指标参数确定和交接。根据不同飞行器的特点和指标参数要求,从技术可行性和运用效能方面考虑,明确了高速远
本书主要介绍现代运载工具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大型客机、高速列车、直升机、航天飞机、集装箱货船以及一系列陆上车辆。
本书结合航天伺服质量管理过程的实践,论述了预防差错工作体系在航天伺服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应用,包括预防差错工作体系的建立、预防差错工作体系的推行等。
总结小卫星的发展,技术创新无疑是小卫星发展不竭的动力。通过技术创新将集成设计、柔性设计、星座设计、微小型技术、MEMS技术、软件化技术等先进技术融合于小卫星的研制对小卫星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展望未来,技术创新仍将是小卫星发展的推动力,大学、科研与工业部门协同仍将共同促进小卫星技术与应用的发展。小卫星技术和应用能力提
微小型无人飞行器协同控制技术
冷战结束后,人空竞赛会演变为国际空间合作吗?本书讲述了欧洲空间局的故事,曾是欧洲空间局内部人士的罗格博奈和维托里曼诺将带领我们去认识欧洲空问局,包括其前身欧洲空间研究组织,了解其如何应对最初的难题,以及日常如何运作。 罗格博奈、(意)维托里曼诺编著的《国际空间合作(欧洲空间局范例)》追溯了欧洲空问局的项目、设施、能力
从1966年至今,联盟号飞船实现了苏联/俄罗斯全部的载人航天计划。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近地轨道飞行器完成了绕月飞行,它作为天地往返运输飞船到达了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它还是国际空间站的主要救生飞船。 在《载人航天出版工程:联盟号飞船》中,作者R·D·霍尔和D·J·谢勒介绍了联盟系列飞船的发展演变过程。 这是一本很值得一
《载人航天出版工程:空间站系统和应用》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过去几年举办的系列空间讲座的成果,内容涉及空间站设计、组装和最终运行等各个方面。包括空间站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轨道环境、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电源和热控系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空间实验和应用、微重力、航天系统工程、国际合作、空间站中人的因素、后勤保障和运行以及
空间摩擦学是研究空间相互运动或有相互运动趋势的接触表面的摩擦、磨损及润滑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动量轮、红外地平仪、陀螺、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等空间机电产品均是以轴承为支撑的空间活动部件,是空间摩擦学应用的典型空间机构。其中高可靠的长寿命润滑技术是其关键技术。开展以空间摩擦学工程应用为目标的全方位研究工作,有助于推动中国空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