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竹书与先秦礼学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战国竹书所反映的礼仪制度及儒家礼学思想的著作。作者曹建墩综考证与义理于一体,既注重综合运用古文字、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战国竹书中的容礼、飨礼、饮至礼、曲礼等礼仪制度作深入考证,又注重对儒家礼论的思想史阐释和儒家礼学发展脉络的学术史考察。《战国竹书与先秦礼学研究》结合传世文献,深入诠
本辑刊发考古发掘简报4篇,公布了重庆涪陵、湖北宜城、四川安岳和广西梓平四个地点的考古新资料;收录论文8篇,分别对三星堆遗址、新一村遗存与十二桥文化的关系、石寨山文化的同心圆纹盘与玉溪刺桐关遗址的性质、西南地区考古出土的汉代瓷器、川渝地区汉晋墓出土抚耳俑、湖南地区青瓷盘口壶、云冈石窟第13-30窟,以及动物粪便分析及其在
本辑为手工业考古专辑,共刊发考古发掘简报2篇,公布了成都金沙遗址雍锦湾地点、湖北老河口杨庄遗址的考古新资料;收录了2016年“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两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上的7篇论文,分别对巫山李家滩山土大口折肩青铜尊、楚系青铜器的铸造遗址、青铜器补铸现象、中国^代单质锌始炼年代、重庆地区清代冶锌牛产与
本书是重庆市万州区武陵慕群的发掘报告。伞书以时代先后为序介绍了对该墓群战围至明代墓葬3次考占发掘的成果。本书为全面建立峡江地区战圉至明清时期的丧葬文化序列,研究这一时期本地的政治格局、经济水平和文化的交融脉络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物资料。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会志
《咸阳东郊秦基》考古报告上编公布了西耳村52座、尹玉村134座中小型秦基的发掘资料,包括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出土器物的客观描述以及墓葬分期、墓葬统计、年代推定、文化因素分析等;下编涵盖咸阳周边发现、发掘的建筑遗址、公王陵墓、中小型秦基墓葬资料的梳理、研究。
本书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论文集,本书围绕名人思想的当代价值展开。本书共分三部分,一、名人纪念馆研究,内容集中于名人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如传承红色文化、青少年教育、宣传反复倡廉、加强军地合作、建立爱国主义基地等;二、名人与纪念馆,结合各纪念馆纪念的名人,叙述名人故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名人思
本编为《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全二册)》续集,所收录的是2010年以来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的拓片资料,约四百余方。目前这些墓志都流散在民间,或被洛阳本地收藏家及民营博物馆收藏,或被外地收藏家及公私博物馆收藏。在编录过程中,每方墓志编者都加以释文和标点,著录其尺寸、书体、行款等相关信息,并配以拓片图版。书后附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贰)》共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井窖遗址出土简牍四百枚,包括简牍图版、释文注释及相关附录。图版部分包括彩色及红外线的原大照片,释文部分含整理序号、释文及相关按语,附录含未见字迹简牍序号表、简牍编号及尺寸对照表和异体字表。
《大连广鹿岛区域考古调查报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辽宁省大连市广鹿岛区域进行考古调查所获资料的成果报告。调查涉及区域内的23个遗址点,时代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区域调查成果显示,广鹿岛区域内有丰富的本地区龙山文化遗迹遗物,这对认识辽东半岛考古学文化的分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形态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