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水权改革,是对水权改革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按照产权制度的要求,通过对水权制度的再认识,分析水权制度建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水权制度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措施、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建设的思路和框架。第二部分水利法治的研究是在“当前我国水利发展总体上尚处于重建轻管阶段”的背景下展开的,侧重于对水资
夏军、李福林、王明森、李淼*的《山东省水安全问题与适应对策--理论与实践》是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变化环境下山东省水安全问题及适应对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山东省水安全问题及其在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质安全和水生态安全方面的保障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面临的新挑战;山东省水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应对我国峻形势保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应对我国峻形势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当前,在流域层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1)如何考虑不同的水文丰枯条件,将多年平均总量、效率与限制纳污指标落实到具体的年度实施计划并考虑季节变化的影响;2)如何优化布置、加强监
本书是一本研究湖北省水资源发展、立法保护等的学术著作,每年一本,一些方面还展开跟踪研究。全书包括总报告、特别关注、深度分析、问题聚焦、政策评估、纠纷解决、他山之石、立法建议八大版块,并附录了2015年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事记。
天津位于九河下梢,因水而立,依水而兴,但今天却成为了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5,水资源极其匮乏。为了保护珍贵的水资源,严格防治水污染,亟须加强立法予以保障和规范,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6年1月29日,天津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水污染
该书梳理了再生水有关概念、对再生水生产环节和输配环节的技术与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全国的再生水利用的现状和需求分析,突出了再生水利用在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再生水利用技术和处理工艺进行了分类总结,明确了各技术、工艺的优劣性,筛选出了水之关键指标,建立了再生水水质监测关键指标体系,提出了再生水利用安全性、经
本书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调查、收集流域干支流1956~2010年长系列降水、蒸发、径流、输沙量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水沙来源及气候的时空分布情况,利用水文法、水保法及VIC模型等方法对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渭河水沙的影响做出了定量计算。
本书针对“生态环境需水底线不清”的问题,按照陕西省渭河全线综合整治的要求,结合区域生活与生产供用水的实际情况,分析渭河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研究渭河干流水生生态需水、环境需水、景观湿地需水和冲沙需水等,综合提出渭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确定渭河各河段控制断面生态环境流量的控制指标,并对生态需水的盈缺情况进行分析。针对“保障
《中国至2050年水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水问题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综述了国内外水资源领域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差距,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共性的科学难题和技术瓶颈,并重点介绍了国际上水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的案例以及中国近期的涉水科技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区分近期(至2020年前后)、中期(至2
本书是在国家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以许昌市作为试点城市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文化4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