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矿物属性(晶体习性、光学和力学性质)、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鉴定矿物的流程三个方面展开。对岩石标本的鉴定,本书首先从三大岩的识别标志开始,从岩石的颜色、分类、结构和构造、矿物组成与岩石命名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岩石的特征,对于每大类岩石均给出了操作性非常强的鉴定流程。本书打破了矿物、岩石的鉴定原有的经验教学
本文选择敦煌地块南缘岩浆岩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确定了岩浆岩的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岩浆源区、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等。选择多坝沟金矿床、延龙山钪矿床作为典型矿床,开展了矿石Pb-S-O-H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和金赋存状态等研究,探讨了矿床成矿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南沿边及特殊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DD20160080)系列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作者分析了前人在甘孜-理塘结合带的工作基础,系统总结了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对甘孜-理塘结合带发展演化的新认识。系统阐述了甘孜-理塘结合带的地质特征、时空结构和演化历史。运用洋板块地层学理念和大地构造相分析
本书《中国地质学会2020年报》,由中国地质学会秘书处整理完成。阐述了2020年,中国地质学会始终认真落实党中央对科技社团工作的新要求,在中国科协、自然资源部、第40届理事会和学会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创新,主动作为,在推进地质科技进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地勘行业转型以及服务广大会员等方面均取得了
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中,元素不断结合以适应特定的位置、深度和温度,终形成矿物。在这一过程中,矿物犹如黑匣子,记载着地球的历史和演变,记录了地球系统科学的丰富信息,成为了人类解读地球密码的钥匙。《矿物家族》从梳理矿物学发展历史、介绍矿物的基本性质入手,聚焦几类重要的矿物家族,以通俗、活泼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细致的手绘图稿
本书主要介绍了8个岩石物理实验,阐述了如何利用超声波的激发、接收和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如何通过对各种模拟和真实岩石样品纵横波速度和衰减测试,了解岩石的内部性质对岩石弹性的影响,以及波在有限大样品中的传播、孔隙度与速度的关系、岩石的各向异性、横波分裂、饱和流体中的慢纵波等。帮助读者对岩石物理学中岩石物理模型有更深的认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国内外无数文人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刻画和解读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此书通过探讨长征路上的地质特征及其背后的形成机制,来解读长征作为一次战略大转移,其背后的深层次军事考量。红军为什么宁愿付出巨大牺牲都要选择爬雪山、过草地;又为什么要跨越十一省,最终会师于中国西北部地区?万里长
本书介绍作者近年来有关CO2等流体作用下页岩力学特性变化规律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着重讨论CO2等不同流体与页岩的相互作用,不同流体分别是:水和盐溶液、亚临界/超临界CO2、亚临界/超临界CO2+水、亚临界/超临界CO2+NaCl溶液。通过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不同浸泡条件下页岩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不同流体作
本书以火成岩岩石学及岩石大地构造学为理论基础,选取扬子西缘新元古代四组典型花岗岩体及岩石组合(包括水陆高Mg#闪长岩、宽裕茨达过铝质花岗岩、大陆Ⅰ型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攀枝花-盐边地区辉长闪长岩埃达克花岗岩-A型花岗岩组合)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
本书依据地球系统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时代新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对贵阳地区地质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描述,图文并茂。基于以往野外实践教学经验,结合学科发展态势研判,对地质认识实习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详细介绍了贵阳地区地质概况、地质认识实习的基本知识,对贵阳地区地质实习的教学路线、综合考察路线等进行了规划和分析,并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