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WFASSTANDARD004:2013):头针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范围、术语与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禁忌、附录A(资料性附录)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附录B(规范性附录)头针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食鉴本草》,明代宁源撰,成书于嘉靖年间(1522-1566)。全书共二卷,分为兽部、禽部、虫部、果品、米谷、瓜菜,共收载食物药252种。每种食物均录载历代文献所述之性味、有毒无毒、功效、七情、附方、禁忌等,部分内容为作者新增。全书简明切用,条目清晰。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底本。
《玉函经》,唐代杜光庭撰,宋代黎民寿注。杜氏原著仿《王叔和脉诀》形式,为七言歌诀体。全书重点论述了脉证关系及脉象反映的生理病理情况,并以死脉为中心,兼论各脉主病,论脉理,辨五色,察五气,辞简而义深,对于临床根据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生死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黎民寿注解,则征引《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等脉学理论,并以
《寿身小补家藏》由清代名医黄兑楣撰,共8卷。《寿身小补家藏》是一部综合性著作,包括脏腑经络、阴阳水火等基础理论,内科杂病、妇科、儿科、伤寒瘟疫等疾病的病因、证型和治疗。立方用药或是经验附录,或是古方加减,分门别类,便于稽查。本次整理以清代道光十三年(1833)抄本为底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6):松菊堂医学溯源》系清代李奇勋《宇德树》所著,是一部中医理论综合性著作。《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基础理论06):松菊堂医学溯源》共41卷,卷一至卷五为阴阳类钞,论述(欲溯医学之大源者,非阴阳无以端其始):卷六为五行约旨:卷七为时令考;卷八为四时调摄:卷九至卷十一为五运六气直格;卷十二为
《壶天秉烛》一书记载着名老中医,新安医学大家,胡氏医学胡翘武先生在七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岐黄医学鞠躬尽瘁,秉烛探幽,将自己数十年的部分临床经验、心得体会、方药之精研采集与一些与中医有关的逸文趣事认真地记录下来,分为医案觅真、医话拾萃、方药运用、医事札记四部分汇编成册,其论病切其餍心,源流俱澈,绝不泛引古书。用药则随证
本教材为“医学教育改革系列教材”(英文)之一。内容包括经络系统、腧穴的介绍,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主要腧穴和特殊腧穴,针灸方法及其治疗原则,以及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等。每章前有学习目标、关键词、导言,章后有小结、思考题和参考文献,便于学生学习。本教材主要适用于医学本科生双语教学和留学生教学。
与时俱进,古今融道,慎思笃行,可为上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题词;继承发扬创新,成就经筋事业-中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李维衡题词
本书是中医原创畅销丛书《王幸福临证心悟系列丛书》的*分册。全书按秘法薪传、用药传奇、医方真谛、医案解读、辨证心悟、杂谈医话、医林采撷7讲,阐述了作者数十年行医之心法,详细介绍了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对方药的使用方法及疗效、24味中药的新用法、13则经过临床验证的医方新功效、8种疾病的临床辨治方法及用药心得、中医学习途径与提高
本书先采用图解的形式,详细介绍了110个儿童经穴的准确定位、功效主治及其常用操作手法,在了解了穴位的基础上,再着眼于宝宝的保健问题,根据四季保健的差异及宝宝体质的不同,一一分步介绍了相应的按摩保健方法,让家长们轻松做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的为宝宝呵护健康。然后图文并茂地教爸爸妈妈们,用按摩的方式解决8个常见而又令人头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