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第二版)》:作者在当代语言学理论框架内对古汉语重叠构词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发展语音形态交互作用的生成语法理论,以解释产生不同重叠类型的动因和过程,并就重叠研究对语音学音系学研究的作用作了探讨。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的研究方法新颖,见解独到,反映了古汉语重叠构词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于中文学习者而言,听和说的学习往往是为迫切的。传统的中文学习教材难度较大,学习周期较长,无法快速满足交际需求。本书主编团队根据多年国际中文教学实践,结合语言学习规律,强调对于听说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并创设性地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解构句法规律,帮助学习者灵活运用所学词语,多场景组合应用。本书根据汉语水平考试
本书主要对上海方言中的古汉语成分进行了探究,全书按注音排序,共收录上海方言字、词近200条。作者认为,上海话的来源包括以下几种:早年当地居民口语的延续,外邦系族语言的融入,各时代不少顺应潮流的创新;当然,多的是对民族共同语汉语的传承。从文字记录角度看,上海话中的绝大部分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另有不少部分能在古代汉语中找到
本书依据版《标点符号用法》,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从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心国家语言监测语料库20132020年近140亿字次的语料中挑选出100种易误用的标点符号用例。条目编排分为三部分:部分为标点符号用法解析,第二部分为媒体中的两个典型错误用例,第三部分为修改后的示例。
字词关系是汉语汉字研究的重要问题,广受学界关注。本书为《汉语字词关系研究》系列集刊第二辑,共收录第二届汉语字词关系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40篇。论集围绕出土文献及传世典籍中的字词关系及相关语言文字等问题,或作个案研究,或作宏观考察,或对相关资料加以系统梳理及考证。论集作者多长期从事出土文献与古文字学、汉语史、文献学等领域的
本书是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调查·辽宁”系列项目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涵盖了辽宁境内的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北京官话三大官话区22个方言点(其中2个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试点)的材料。全书共分三册四卷,分别为语音卷、词汇卷、语法卷与口头文化卷。语音卷主要包括各地音系和1000个单字,词汇卷收录了各点的120
《七色龙汉语分级阅读第二级:工作》共包含《了不起的职业》《消失的小船》《未来的我》《职业体验城》《因为有他们……》5个分册。《七色龙汉语分级阅读》是面向海外主流中小学及国际学校k~6阶段的模块化汉语教学资源体系中的分级阅读产品。该系列的产品设计基于丰富的前期调研,采用主题式设计,包含家人、食物、动物、自然、国籍、中国文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研究、跨文化与对外汉语教育教学理论探究、跨文化与对外汉语教育教学实践探究、跨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育教学能力培养。
全书分为阅读鉴赏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三大模块,每个模块下面设教学任务。阅读鉴赏训练模块分诗词鉴赏、散文鉴赏、小说鉴赏三个任务,阅读鉴赏模块中每一种鉴赏文体的选文我们是根据专题来确定的,如诗词按咏物叙事类诗词、山水田园类诗词、思乡送别类诗词、爱情类诗词四个专题来选文,并在每一个专题后面设置了综合鉴赏训练。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