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制造日益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代表着未来制造的发展方向。面对业已到来的智能化浪潮,大量的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围绕智能化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转型普遍面临的技术缺口和营销缺口,本书从技术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互动升级的视角
20多年来,格力电器从一个小工厂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为了探究格力电器高速发展的生存密码和发展基因,作者剖析了格力的营销、品牌、管理、服务、国际化、渠道、行业、战略等方面的动因、需求,为中国企业经营者在战略选择、营销策略、品牌塑造、国际化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成功范例。
2021年被誉为元宇宙元年。毫无疑问,元宇宙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热潮,国际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其中就有苹果、Facebook、微软、英伟达、百度、腾讯、网易等,Facebook更是一举将名字改为MetaPlatforms,彰显其进军元宇宙的决心。这些席卷而来的热潮正在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正在从大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凭借国际代工为主的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奠定了中国制造业大国的稳固地位。本文根据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分别从企业层面、产品层面以及国家-行业层面选定能够代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典型指标,即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出口产品质量和出口国内增加值率,重点考察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贸易高质量
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发展以及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中国不断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积极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特别是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规模,特别是制造业的进出口规模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并且成
在大国优势与市场分割并存的情形下,如何才能借助区际分工延伸全球价值链的国内生产环节,有效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为回答该问题,首先需要客观认识不同区域之间的市场整合程度。通过事后反推的测算方法,本书稿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有效克服了贸易往来中的虚假统计,较为客观地揭示了所见非所得背景下不同区域、部门的区际分工
《数字经济前沿八讲》是一本解读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前沿问题的通俗学术读物,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0位经济学教授撰写,结合近年来在数字经济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从新要素、新组织、新格局三个维度,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全面翔实的数据,分享他们对于数字经济前沿知识的认知、经验和感悟,讨论未来人们面对的挑战和社会发
中国能源国际合作报告2019/2020——厚积薄发的中国能源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本书是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互联网+”创新教材。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中“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管理类专业教学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编写。全书共分9个单元,包括绪论、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建设项目方案比选、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经济分析、建设项目的
目前国内系统论述产品和技术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书籍不多。作者以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课题组近年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写作本书,以促进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应用。全书包括产品和技术可持续性评价的相关概念、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有代表性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及相应的实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