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江苏省乡村定向师范生群体为例,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模型构建、问卷编制、现状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培训提升等内容,开展了五个研究:研究1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方法,构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模型;研究2基于构建的模型,编制了用于测查农村中小学教师/乡村定向师范生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水平的问卷;研究3利用编制
本书的一个中心目标就是帮助读者发现自己是一个思想家和学习者。假如我们能理解自己是如何学习的,那么,你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从而帮助他们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本书中,作者还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本书是一本充满趣味、富有意义、能够激发思维而且信息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其实用性、可读性与趣味性在同类教材中独树一帜。作者
本书内容包括: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和特点、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及其流派、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组织及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教育政策与法律、教育计划、教育督导、教育财政等。
本书以一个完整的跨学科项目“中国馆,世外造”为载体,完整呈现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全书共包括六个部分,前五个部分介绍了项目总体情况、适用情境与年级、项目目标、驱动性问题、项目预期成果和评价,第六个部分聚焦项目实施过程,从十个关键问题出发,全面展示了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如何做。全书理论阐释清晰,实践指导性强
本书系统呈现了“五多课堂”的内涵解析、发展逻辑、教学审美和实践路径,并精选了七个经典课例进行解读,从实践层面呈现“五多课堂”的教学魅力和操作方法。“五多”旨在揭示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回归教学的基本常识,牢牢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课堂意识,打破封闭式教学的壁垒,以学为中心,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自我发展的开放式课堂。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师范生的在地化培养,主要从定向师范生培养、公费师范生培养、地方高校师范生培养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师范生培养的现状;第二部分探讨师范生的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及就业质量,并提出了提高师范生基层就业的意愿和基层就业能力的建议;第三部分研究乡村教师在地化培训等,主要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地方性知识
本书来源于作者的论文写作讲座,但这本书的内容不囿于论文写作,它试图表明教育写作与教师实践及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书中提出的22条写作建议,核心指向的是教师写作的根源--教育创意和将其付诸丰富教育实践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把创意经验通过夹叙夹议式的精妙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本书倡导的写作方式。
本书分为8章,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教育课程概述;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劳模追求与工匠精神;劳动技能与职业理想;劳动品德与劳动习惯;创造性劳动与创新创业;劳动者的权益与法律保障;劳动实践。此外,在内容结构安排上,本书设置有丰富的拓展阅读,以增强教材内容的丰富性与可读性。
本书以技艺劳育为鲜明特征,强调专劳融合,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做中学、学中做”的特色。全书内容包括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劳动品质、传承劳动美德、增强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及保障劳动权益六大版块;以社会热点、典型案例和工作任务等为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编写体例,每个工作页均配有丰富的拓展阅读、生产/服务管理工具表、评价
本书是对其四十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陶行知研究历程的系统性总结。全书分为五个部分:陶行知学总论、陶行知生平经历与活动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生活教育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附录。1982年,周洪宇先生因机缘巧合踏入陶行知研究领域,从此开启了四十年陶研学术生涯,成果斐然,影响卓著。书中首次面世的“周洪宇学术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