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衍生产品,是作者从2018年我社出版的《抗战文物故事》一书中精选了66个作者本馆馆藏文物66个汇集成册,内容上无改动。加写了前言和后记。出版目的是为广大青少年朋友走进抗战馆、认识了解抗战文物、学习抗战历史、弘扬和践行伟大的抗战精神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大连博物馆藏品选,为大连博物馆的收藏文物的基本陈列,全面展现了大连作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城市发展史。时间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尤其是晚清大连开埠、洋务运动在大连、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大连、俄国占领时期的大连、日本占领下的大连,及建国后的大连城市发展与今天的工业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先秦楚国故地,今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出土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发现的这类简册,大约有30多批、10万字以上。《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收录包括包山、郭店、望山、九店、曹家岗、长台关、葛陵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夕阳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先秦楚国故地,今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出土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发现的这类简册,大约有30多批、10万字以上。《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收录包括包山、郭店、望山、九店、曹家岗、长台关、葛陵五里牌、仰天湖、杨家湾、夕
安徽凤阳明中都城遗址为国保单位和大遗址公园,城墙入联合申遗名录,历年来城址得到国家拨专款保护维修。明初营建凤阳明中都城时使用了大量的石雕刻纹饰构件,其规格最高,创中国都城石雕刻艺术之最。本书首次对至今尚保存在凤阳明中都皇城内的三件流散巨大型石雕刻蟠龙
《荆楚文物》是荆州博物馆编著的学术文集。文集融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主要收录关于荆楚地区(即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区域)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等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荆楚文物(第4辑)》为第4辑,收录了19篇研究论文和4篇考古发掘简报。研究论文涉及荆楚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楚文化研究、古文字学研究、文物保护
《西藏文物考古研究(第3辑)》以西藏文物考古与古建筑为主要讨论对象,文章类型包括考古调查简报、专题研究、建筑勘查报告等。《西藏文物考古研究(第3辑)》收录文章内容涉及西藏自治区岩画、古遗址、石刻造像、古建筑等研究成果。《西藏文物考古研究(第3辑)》的出版目的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较为集中的有关西藏文物考古等方面的信息与研究
本书调查了兰州、临夏、定西、白银、庆阳、天水及陇南、甘南等地,同时对藏于博物馆的大量宋金元时代画像砖进行了搜集。在此基础上对所获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完善和补充以往公开发表的资料,又对未发表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对所获画像砖资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和测绘,有些重要的资料,制出了发展脉络图,在此基础上,对画像题材进行了研究。
针对大遗址区文化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一现实问题,《大遗址区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及活化策略》融合文化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历史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在系统分析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新趋势,深入分析大遗址区文化资源保护困境及活化的现实需求基础上,就大遗址区文化资源的价值构成及价值评估进行系统分析,并将其
《川西北高原史前考古发现与研究》收录了岷江、大渡河上游地区的哈休遗址、孔龙遗址、波西遗址、沙乌都遗址、下关子遗址等史前遗址的调查勘探及试掘资料,并按地区及时代进行了系统整理,开展了多学科鉴定、测试及研究工作,收集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玉石器测试研究等内容,并对川西北高原山地的史前文化、环境、生业、技术、社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