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湖北省黄梅戏代表人物杨俊的传记。杨俊曾凭着甜润的嗓音、细腻的演唱、俊俏的扮相和传神的表演,被誉为黄梅戏的“五朵金花”之一。本书在中国黄梅戏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杨俊的人生经历与中国戏曲文化艺术史相融合,勾画了杨俊的戏曲人生。在璀璨的舞台和生活的浮沉之间,在艺术的探索和现实的纠葛之间,在义无反顾的前行和生命的磨砺之间,
该文集对郑成功故里南安石井古镇作了系统的考察与整理,内容包括郑成功家族史研究、郑成功父子开发与经营台湾研究、石井古镇郑成功历史文化遗存研究、石井镇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古代与近代教育、闽台关系等。有助于人们深刻认知郑成功精神产生的故乡背景和社会历史根源。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彰显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历史功勋、爱国主
本书收录了鲁迅、萧红、朱自清、闻一多、庐隐、朱生豪六位民国时期著名作家写给爱人的书信,见证了他们传奇的爱情故事,是20世纪最值得珍藏的情书。书中共收录近200封情书,看文豪们用情书慢递对爱人的思念,让我们知道像鲁迅和朱自清这样的作家不是只能出现在教科书里,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曾热烈地追求过爱和自由。
本书围绕“他们何以如此优秀”这个核心问题,对文华学院2007-2021年历届191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进行统计分析,对该院近2年的21名国奖生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致力于发现他们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民办高校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和经验启发。研究结果显示,国奖生大学期间的能力素质提升总体领先于非国奖本科生,并在综合
本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作者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奋发向上的青年时期,踏实肯干的中年历程,以及继续前行奋进的退休后生活。其中有生动的描写,也有思考和情感的抒发。这是一部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融入大的时代的有温度的作品。
本书是一本中国历史知识普及读物。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与叙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众多作品不同,本书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帝王按照人物的性格、行事、经历及后人评价等总结出不同的特点,按照特征归类成篇,利用简单且出自有据的引证,描绘各皇帝的兴衰际遇、文治武功、重大历史事件等。编者通过精炼的文字和故事化的叙述从一个又一
本书是一本关于杨绛先生的人物传记,用温情而隽永的笔触还原了杨绛先生坎坷而坚韧的一生。书稿在传记的基础上,穿插了哲理性的感悟,通过讲述杨绛先生的生活、爱情、工作与理想,参悟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智慧,为读者提供优雅人生的哲学思考。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修正了某些现有资料上的纰漏,意在还原一个真实的杨绛。书中增加了杨绛先生
本书讲述范用从事出版事业的经历。范用先生1938年春入读书生活出版社做练习生。抗战时期,曾在桂林、重庆任读书出版社分社经理等职,1946年秋调上海读书出版社工作。1949年8月调北平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以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出版局、新华书店总管理处、人民出版社工作,历任科长,期刊出版处副处长、秘书室主任、历史
夏丏尊(1886-1946),出版家、文学家、语文学家和翻译家。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1930年创办《中学生》杂志。1939年创办《月报》杂志,任社长,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出版《阅读与写作》、《文章讲话》等,编著《芥川龙之介集》、《国文百八课》、《开明国文讲义》等。译著有《社会主义
本书是一本中国历史知识普及读物。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与叙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众多作品不同,本书将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文人墨客按照人物的性格、行事、经历及后人评价等总结出不同的特点,按照特征归类成篇,利用简单且出自有据的引证,描绘文人墨客的人物风流、艺术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编者通过精炼的文字和故事化的叙述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