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全生育期植保技术应用手册》从播种至后期收获,各阶段有哪些病虫草害发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均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针对相关病虫草害介绍相关的防治措施。本手册所提及的药剂均为已登记或研究中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物制剂,使用原则依据国家提出的“双减”政策,也符合国家农业战略长期规划。着重讲述了重要病虫害调查方法以及防治
本书可为我国西南地区杂交水稻的优质品种选育和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全书共分9章,分别为:丘陵区现代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杂交水稻品质与植株性状关系、杂交稻品质鉴评的改良方法与品质鉴定、气象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杂交稻优质高产的生态布局、农艺措施对稻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收割期与凉晒技术对整精米率的影响、代表性品种
遥感技术是精确获取农田环境和农作物长势信息的现代手段。本书针对西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依据田间试验,将试验观测数据与地面高光谱影像、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和卫星多光谱影像等多源遥感数据相结合,进行冬小麦叶片、冠层和地块尺度的长势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试验设计与数据测定、处理方法,冬小麦理化参数及其高光谱特
《黄淮海玉米营养与施肥》介绍了黄准海区域农业资源现状、玉米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玉米营养与施肥基本原理,综述了常用肥料合理施用技术,明确了玉米新型肥料、高设施肥新技术及玉米配办肥效果等,可为玉米科学施肥技术研究与推广提供依据。
李继福、朱建强、宋美芳主编的《再生稻高产栽培与管理》以湖北省再生稻发展为基础并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总结了当前我国再生稻发展现状、再生稻高产栽培措施、再生稻水肥管理、再生稻加工与包装、各地区再生稻生产技术及在大数据信息时代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提升和服务现代农业的经验。
该书全面整理了2015-2017年适宜河北省境内推广种植的国家及省级审定的玉米品种共计344个,其中包括省级审定品种206个,重量审定品种138个;内容包括不同玉米品种审定编号、品种来源、选育单位、报审单位、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及建议推广区域等主要信息。为加快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
本书由云南省弥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杨愉,重庆市铜梁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唐洪兵等主笔编著。围绕水稻高产栽培新技术编写,内容包括概述、水稻的生育特点、水稻形态特征、培育壮秧技术、移栽水稻栽培技术、植物病害、水稻侵染性病害及防治。《水稻规模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一书中含有大量的图文并茂材料,让读者一看便懂
《北京市主要玉米品种信息图册(第一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32个玉米品种采集的信息,其中DNA指纹信息是基于《玉米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1432—2014),通过ABI3500XL测序仪采集获得的;第二部分为玉米品种SSR标记鉴定和DUS测试技术标准文本。《北京市主要玉米品种信息图册(第一册)
《中国稻史研究》是农史研究近期的重要成果,是国内稻史研究专家曾雄生研究员30年来稻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全书既有宏观稻史通论、耕作制度、稻作环境与稻作文化的系统梳理,又不乏稻田农具、稻史文献、水稻品种的详细考证,视野开阔、资料宏富,眼光敏锐、思维活跃,开辟了中国稻史研究新纪元。
本书自成体系。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了近些年来在不同熟制和生态条件下,玉米栽培领域的科研成果和生产成就。以玉米为论述对象。由6章组成。*章围绕玉米生长发育,在介绍生育期、生育阶段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阐述了玉米生育期间的有关生理代谢。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介绍了一熟制东北平原、二熟制黄淮海平原、多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