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图书馆收藏的598卷东巴经书和三幅东巴教卷轴画,其中有510册是约瑟夫·洛克(JosephCharlesFrancisRock,1884-1962)在中国云南搜集的,而88册得自于昆廷·罗斯福(QuentinRoosevelt)。这些东巴经书的形制大致为长方形,长约30厘米,宽约9厘米,厚薄不一。麻线装
纳西东巴文被认为是文字活化石,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经书存世有限。哈佛燕京学社图书馆藏纳西东巴经598卷是美籍奥地利学者洛克于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云南纳西地区收集的,是存世纳西东巴经书中的精品。这些经书的整理出版对全面整理流失海外的东巴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对哈佛藏598卷纳西东巴经进行刊布和释读,采用古籍整理的
《藏语方言调查表》主要供调查藏语方言之用,共选择了藏文单音节词及音节六千多个,以古藏文声母及韵母为纲编排。调查表由前言、使用说明、藏文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母调查表、韵母调查表、单音节声调调查表、双音节声调调查表、音节主表和音节附表组成,后附国际音标表和参考文献。本调查表不仅适合于藏语方言调查,而且也可以帮助读者了
《中国西南民族象形文字资料集(套装上下册)》归集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在西南民族地区调查中搜集到的图像历书、经书等民间文献资料。这些资料,对于研究民族文字和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研究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均有积极意义。
这本小册子的内容是介绍我过去所从事的少数民族语言和粤方言研究的工作情况、工作成果和工作心得。它们是从我所做过的工作成果中挑选出来的,有些已经发表过,但经过必要的加工修改,也有些是新作,可以算是代表作吧。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了解我过去工作的方方而面。由于语言研究对大多数读者来说是比较偏僻的领域,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更是“
《西夏文字与文献研究:整理与研究》是针对此前所称“《音同》(丁种本)背注”这个文献题名而拟定的正式书题。《同音》丁种本是俄藏黑水城西夏文文献之一种(俄藏编号Xl),该文献仅存前33页,是一个残本。《同音》丁种本是《同音》乙种本系统(新版)中的一个版本。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除两页序言以外,该文献每页正文的背面多有墨书小字注
《燕齐壮语参考语法》采用参考语法的理论框架体系,结合功能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语言主要语法结构作详尽的描述和分析。《燕齐壮语参考语法》运用经验和归纳法以及人类语言学和民俗语言学的方法,从类型学和功能的视角对燕齐壮语的音系、形态、句法和话语的结构与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释,为读者提供详尽厚实的参考资料,从而推动壮语方言语
本书建立在侗台语与汉语在远古可能同源基础上进行研究比较。
据统计,目前约有三万册东巴经典收藏在世界各国,其中国外约一万五千册分别收藏在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哈佛大学收藏598册。《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第一卷收录的就是哈佛大学和燕京学社收藏的东巴经,并予以了经文解读。其中,哈佛大学还提供了哈佛馆藏东巴经的全部扫描件。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纳西东巴古籍的抢救保护工作开
《中国蒙古学文库》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在文化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的客观要求下应运诞生的。《文库》自筹备到出版以来走过了艰苦立业,敢为人先,追求一流,不断创新的十二年。到2009年9月正式出版了百部书,并以此向新中国六十华诞献礼。同时召开了“百部纪念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