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以周边安全构建的视角,分析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水关系状态,梳理水与周边安全之间的内在逻辑,探寻中国如何通过制定国际水资源安全战略,完善水资源安全合作机制,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平共享水资源,使水成为建设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因素。
水资源系统是典型的“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或“自然-人工二元系统”,这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更新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规划管理对策。《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首先介绍水资源系统分析的起源、发展历程、研究前沿和未来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人类-自然耦合的水资源配置整体模型系统的理论
臻于不惑的事业——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四十年探索与实践(1975-2004)
本书除绪论外共分6章,主要包括: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的理论与技术,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的量化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智能算法,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基于可变模糊集合理论的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
《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编制技术》内容包括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知识管理(KM)开发和遥感监测ET系统建设、天津市滨海新区污水管理、项目管理和培训四个部分。其中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主要由战略研究、综合管理规划和战略行动计划、示范项目建设三部分构成。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s)与战略行动计划(SAP
在我国资源环境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的情况下,我国水资源还能否支撑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就成为我国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张培丽编*的《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水资源支撑》围绕中高速增长的水资源支撑进行了探讨。本书从国内外关于我国未来经济增长趋势的争论入手,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时限,认为我国还将有10-2
《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技术》是在水资源节约管理与保护专项“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方案编制”项目(1261330111014)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提炼、深化后编撰而成的。《坎儿井地下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技术》共6章,涉及坎儿井区域水环境演变调查与趋势分析、吐鲁番盆地山前冲积扇蓄洪入灌地下水技术论证、坎儿井的
汾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是山西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汾河流域有四千多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史,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流域环境变迁与科学发展研究丛书:汾河流域水资源与水安全》从历史流域学角度出发,针对该流域历史时期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特点、水环境变迁史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针对当代汾河流域极端干
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供需格局与对策研究
《湖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报告(2014)》是一本研究湖北省水资源发展、立法保护等的学术著作,每年一本,一些方面还展开跟踪研究。全书包括总报告、特别关注、深度分析、问题聚焦、政策评估、纠纷解决、他山之石、立法建议八大版块,并附录了2013年湖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