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当前形势,论述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的意义,从理论逻辑、生成逻辑、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围绕内涵要义、案例实践、路径建议,就高校如何提高课程教学政治高度、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发挥思政育人价值引领作用的重要措施、建立和完善协同育人制度与保障机制,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素养,
本书收录了2023年武汉大学第四届“教与学的革命”珞珈论坛获奖的优秀师生论文80多篇,师与生从不同视角,围绕“教与学的革命”主题,阐述促进武汉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主要包括新文科背景下武汉大学中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教学科研、实习实践、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遥感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法。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是课堂上的思想灌输与道德训诫,是教师为学生展示艰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背后的人类高尚情怀,揭示这些知识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价值。教育学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法辩与大学思辩文化育人》一书隶属于共青团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思辩文化系列丛书。该书收录2018年第二届法辩国际大学生华语辩论公开赛经典赛事与大学思辨文化育人论坛的现场文字实录,并以大学思辩文化育人的视角,诠释校园辩论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核心功能。
本书编写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突出重点﹑精简概括”的原则,系统阐述了现今被普遍接受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观点和理论,在创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知识。全书共包括六个项目,分别为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探索、职业
本书从高等教育发展理论、ERG需要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出发,探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校友力开发利用中蕴含的理论基础;选取100所高校的校友工作者及部分校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双一流背景下高校校友力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与成因;通过借鉴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对于校友力开发利用的经验,分析出双一流背景下我国高校开发利用
《思想道德与法治学思问练》是河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为基本依据,由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组织编写。本书旨在为帮助广大学生深刻、完整理解教材内容,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本
《思想道德与法治混合式教学设计》是河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为基本依据,由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组织编写。“混合式教学设计”立足学生认知逻辑,遵循“问题—事实—价值”教学逻辑,
教学成果奖励活动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每四年一次,各省市相应组织了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奖活动。本书为2022年浙江省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汇编,介绍了浙江省高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的项目内容和经验,同时,还收录了2022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获奖项目名单和浙江省2022年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
本书首先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揭示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接着介绍了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就业前景及所需技能,分析了各类职业的特点、晋升路径和市场需求,然后基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明确了大学生的职业定位,设定了具体的职业目标,提供了制定实施计划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讲述了大学生职业素养与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