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竹简文本研究综论
《中国考古学年鉴2016》收录了该年度中国考古学研究、考古文物新发现、学术动态、考古教学、考古学文献资料目录等资料。时代上迄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至明清时期,是适合广大文物工作者和爱好者阅读的年鉴类工具书。
本书以用于中国古代书画作品装裱的丝绸材料锦绫为脉络,对手卷、立轴等不同古书画形制中的包首、天头、隔水等部位所用锦绫图案类型、色彩配置、图案布局等设计素材进行分类、重绘,感受中国古书画装裱用绸之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书以上海市所辖行政区划为制图区域,涵盖19个区(县),内容包括:文物工作和文物状况概述、序图、文物地图(专题文物图和市、县文物图)、重点文物图、文物单位简介、文物单位索引。
隋唐长安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西安市区。本书稿分上、下二册,上册为文字部分,阐述长安城考古勘测与发掘过程、出土文物信息、现存规模等,下册配以黑白图版和彩色图版,图文并茂。本书稿由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保管所组织编写并整理。
《辉腾锡勒草原访古》是一部研究阴山山脉一个特殊地区——灰腾梁的考古学著作。其新颖之处在于,它研究的是一个区域,而不仅仅是一座古城、一块墓地、一处遗址,而是由自然因素与人文历史因素共同合成的自成体系、自我完整的地理单元。这令考古学者感兴趣,也令历史地理学者感兴趣。这一研究工作是从长城考察开始的,作者对于灰腾梁一带的长城遗
《金沙遗址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金沙遗址系列报告》认为:金沙遗址阳光地带二期地点位于成都市西郊金牛区营门口乡黄忠村六组,地处金沙遗址的西北部,东南距离金沙遗址祭祀区约1000米,它是金沙遗址聚落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点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的遗物。阳光地带二期地点遗存丰富,遗迹主要有灰坑、陶窑、墓葬等。灰坑往
2014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成都下同仁路进行了抢救发掘,发现了2个佛教造像坑、14个生活遗物坑以及2个水井。造像坑中出土了佛像、菩萨像、天王像、背屏式组合造像等多种类型的佛教造像,分析其年代在南北朝至唐代时期,其中尤以南北朝时期占多数,据推测这批造像中的一部分或与梁代海安寺存在联系。生活遗物坑及水井中出土了瓷器、陶
《绝代风华:古长安经典碑刻精选述说/文字的故事丛书》汇集了西安地区的经典碑刻,书中深入研究了其艺术风格,挖掘这些经典名碑的审美价值,并将其放置在整个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散文化的理论探讨。探寻古长安碑刻对中国书法发展史的重要意义,对中国汉字书写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从而引起人们对古长安碑刻书写的重视,使其在当今的书法
西北汉简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为研究两汉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本书据简文所载月朔、历史人物与事件、人名、职官、地理沿革、政治制度等内容,考证简牍的确切年代或大致时期进行逐一编年,并综述学界研究汉简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