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镇志/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
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存真求实,全面、客观、系统记述中国名镇城镇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留住乡愁,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浔中镇位于“世界陶瓷之都”福建省德化县城关,是“中国白”陶瓷的故乡。宋元时期浔中陶瓷即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明代以“瓷圣”何朝宗创作的瓷雕作品为代表,被西方国家称为“国际瓷坛的明珠”。20世纪80年代,新研制生产的建白瓷、高白瓷和瓷雕被称为瓷坛“三朵金花”。同时,浔中引进西洋瓷工艺,并建成全国大的西洋工艺瓷出
《九保村志/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全面、客观、系统记述中国名村村落发展变化进程和改革开放成果,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爱乡情怀,留住乡愁,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九保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有着1948年历史行政村,古往今来,九保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尧治河村志/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重点突出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尧治河村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共同致富的事迹、精神及尧治河村独特的人文历史两大特点,详细记述了尧治河村以经济强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一个山村的历史巨变。不仅为各级党政机关、研究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及中外投资者了解、认识、研究尧治河村提供了资料,也对宣传
本书内容包括:正确认识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的重要意义;从中国历史发展全局界定新疆区域历史发展,深刻认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同新疆各民族相互联系的根上,深刻认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从中华文化同新疆各民族文化相互联系的魂上,深刻认识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
规模:共15省1046部地方志(府州县旧志),总计约1020133页,计1662册,另有目录卷1册,共计1663册。 中国地方志以起源早、持续久、类型全、数量多而享誉世界,保留了大量有关当地疆域沿革、历史地理、生态环境、政治军事、社会经济、风土人情、艺文金石、各色人物、纪事杂录等方面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是不可多得
本书共四卷,分沿革、山川、形胜、风俗、封藩、城池、公署、秩官、赋役、土产、秩祀、学校、选举、封赠、恩萌、武冑、人物列传、孝行、隐逸、列女、流寓、灾祥、古迹、艺文等。
《瓜洲志稿》和《嘉庆瓜洲志》的整理本。《瓜洲志稿》今残存八卷。所记重在秩官与人物,对清朝在瓜洲设置的江防职官、守备情况及历任莅守官员记述详细,颇有助于对清代江防的研究。《嘉庆瓜洲志》收录疆域、衙署、山川、河志、兵志、选举、寺观、人物、列女、艺文、杂录等门类,其中记述唐至清代的河工水利情况,资料颇丰。
古村徐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