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回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和留学大潮下的美术生为起点,整理和考订1905-1937年间美术类留学人员名录(含中国台湾地区),重点审视留学运动与留日、留欧美术生群体,包括留学时间、院校、专业与创作实践等。并以此为起点,比较留日、留欧美术生群体在美术观念的接受路径、艺术创作模式以及美术教育模式上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梳理东西方
中·韩(长春·蔚山)书法美术交流展是长春市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由长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长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自1996年,举办首届中·韩(长春·蔚山)书画作品交流展,迄今已成功地在两市举办了28届,每届展览参展作品约200余件,包括书法、篆刻、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作品种类。该交流展是长春市重要
这是一本“思想与方法——具象表现绘画教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本次会议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举办,出席会议的有许江、司徒立、杨参军、章晓明等教授。会议旨在回顾与总结中国美术学院具象表现绘画30年的教学成果,经验与状况,反思具象表现绘画教学的内涵特质与边界,在当代艺术的多重处境下,重生具象表现绘画的价值与
顺义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距市区30公里,毗邻北京城市副中心,是首都国际机场所在地,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95.7%。全区常住人口132.5万人,下辖19个建制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一幅回味悠长、波澜壮阔的魅力画卷已经在朝阳大地铺展开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本作品集收录了108幅优秀美术作品,这些作品来自“北
《数字时代的艺术管理:利用科技创新驱动艺术产业的发展》是一本专注于探讨艺术管理与科技创新相互融合的著作,旨在为艺术管理者、文化机构领导、艺术家和文化政策制定者提供深刻见解和实际指导。本书的主要目标是探索数字时代如何改变艺术管理和文化产业,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艺术领域的发展。介绍了数字时代对艺术管理的影响。本书强调
该展览是第三个蓬皮杜中心典藏展。此次选出的作品汇集了从1898年至今的绘画、雕塑、影像和摄影作品,涵盖16个章节及两百余件作品。将以“肖像”为线索探索现当代艺术发展史。通过呈现不同身份、领域或社会地位的肖像讲述社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描绘了肖像这一创作手法的历史发展以及在艺术史中的转变。
本书是一部设计类图书,作者是山西开放大学的蔚小燕老师。蔚小燕老师,自幼喜欢绘画,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现为山西开放大学的老师。本书收入了蔚小燕老师近几年来的设计作品,如海报设计、标识画设计、酒店设计、商标设计,等等。蔚小燕老师是山西五寨人,她热爱这片热土,设计元素中饱含了深深的山西元素,却又不失现代艺术的设
本书内容讲述:2023年7月,“中的精神:当代中国设计与工艺展”圆满落幕,这是荣宝斋落地“设计之都”深圳举办的首个大型展览,也是荣宝斋作为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头部品牌,长期以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当代设计创意融合工艺与艺术的一次重要尝试。中国的设计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地域文化和社会圈层所孕育出的丰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共设置六章:第一章作为本书论述的基础和前提,主要探讨生态式艺术教育的理论审视;第二章是生态式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体系;第三章论述包装设计流程与构成要素认知、包装设计工艺与绿色包装设计、包装设计课程的生态式教学方法;第四章分析标志设计原则及其表现技法、标志设计的程序与创意构思、标志设计课程中绿色设计理念体现
近年来,美术专业逐渐成为高考热点,一些顺应美术专业发展的细分专业如动漫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纷纷出现。这些现象都表明美术教育事业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对于多样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美术专业的新生质量以及教学质量均有所下降,这不仅不利于美术专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