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总结回顾了发展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劳动经济学、社会学和人口学等对农业转移人口迁移问题的研究成果,然后以斯加斯塔德“成本-收益”迁移理论和托达罗二元经济模型为理论基础,推导和构建出了一个新的市民化决策模型和拓展后的二元经济模型,并提出了本书的推论。
在当前城市抢人背景下,对我国人口流动的居留意愿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当前流动人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对我国人口迁移的历程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尤其是高学历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高学历人口呈现高度集中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利用空间分析模型,在空间地区、城市规模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的居留意
本书拟从健康转变的角度来思考人口安全的问题。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健康转变概述,通过对健康转变的概念、内涵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强调了健康转变是指疾病模式从以传染病为主向以慢性病为主转变。第二章是人口安全概述,通过对人口安全的概念衍生了人口数量安全、人口结构安全、人口素质安全和人口流动安全,并讨论了其对人口安全的重要影响
本书为《“一带一路”人口与发展》系列之第三辑,延续前两辑的框架结构,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切入点,从人口学视角审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人口与发展现状,绘制一幅全景式“一带一路”人口版图。本书分为专题报告和国别报告两部分,全方位分析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总体人口状况、特点及发展趋势,资料详实,论述严谨,是全球
本书是中国首部系统对时间银行展开研究、实践并进行总结成果。研究团队在全国开展了四轮时间银行现状调查活动,在全面总结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调研系统分析了我国时间银行本土化发展的特征。书中选取的调研案例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4家时间银行机构,在反映我国时间银行本土化进展整体面貌的同时,从功能特征、管理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4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本书作为本次人口普查专题研究成果《新时代的中国人口》丛书其中的一卷,以此次人口普查湖南数据分析为基础,参考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的发展、性别年龄构成、老龄化、生育状
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4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本书作为本次人口普查专题研究成果《新时代的中国人口》丛书其中的一卷,以此次人口普查北京数据分析为基础,参考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的发展、性别年龄构成、老龄化、生育状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北京市及城六区人口现状、人口调控的相关理论基础、国内外人口调控的相关经验、人口调控机制分析、北京市目前调控人口的手段及其问题、制约北京市有效调控人口的主要因素等。
本书根据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我国以2020年11月4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本书作为本次人口普查专题研究成果《新时代的中国人口》丛书其中的一卷,以此次人口普查天津数据分析为基础,参考历次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的发展、性别年龄构成、老龄化、生
本书遵循“文献回顾——调查分析——实证研究——政策设计”的逻辑思路开展具体研究。首先,在分析河南省老龄化现状时,除了对河南人口老龄化特征进行总体描述之外,还着重将河南省各地人口老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达到对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2020-2050年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