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亚林的专著《诗与禅》由佛、庄、玄、禅、诗五大部分的论述组成。从印度佛学的人生态度与特色谈起,逐渐进入对中国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庄学与玄学的分析,,又论述由佛与玄的结合所产生的禅学,然后围绕全书的核心部分——诗与禅的关系作深入的探索。读着《诗与禅》如同顺着一条蜿蜒的小径漫步,不时闪现的诸多精辞之见,给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
本书依据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和程乙本《红楼梦》两个版本,精确统计出《红楼梦》中除历史人物外的全部人物,标出每个人物在作品中首次出现的回数,并根据人物间的血缘关系、隶属或其他关系,编制2套人物表,同时还编制了《红楼梦部分人物年龄对照表》《红楼梦部分人物生日表》,书后附有人名索引。人物表中以注释的形式对人物之间复杂微
我小时候看过一本苏联读物,书名叫《我看见了什么》。对这本书我只记得十来页内容,却非常喜欢这个书名。因为它符合我的一个写作理念,就是:写作能力、写作水平是从看书中得来的,写作水平取决于“我看见了什么”。一切艺术都含有几分游戏的意味,诗歌也是这样的。由诗歌派生出的文字游戏很多,如酒令、诗钟、联句、步韵等等,不一而足。在孔子
《诗词赏析七讲/啸天说诗》以古体诗入选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啸天作品集识字——诗词语汇的知识知人——对于作家的了解论世——写作背景的知识诗法——基本的诗学常识会意——相应的生活体验吟诵——因声求气的玩味
诗是源远流长而发展长足的文学样式五言诗的出现是诗史一道转关近体诗的出现是诗史二道转关五七言古近体诗为百代不易之体前三章分体论述后四章整合论述梳理中国各体诗歌发展的不同脉络
《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间文学》收集的是2017年度民间文学方面的代表性论文,包括神话、史诗、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论文运用*前沿的理论和方法阐释了各领域的民间文学生活现象,是民间文学田野作业与方法论实践水平的集中体现。集中反映了当前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动态和学术观念,值
本书是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葛晓音教授的古代山水田园诗赏析文集。详细解读了从陶渊明开创田园诗起,至宋代苏轼止,共25位田园诗人的55首诗歌。全书按照山水田园诗产生的各类环境和相关主题分为田园篇、隐居篇、游览篇、行旅篇,4个部分,依次评述田园诗人的写作风格、领略田园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部极佳的田园诗赏析作品。
本书是难得的中国古诗发展史入门读物,讲述唐诗之前的中国古诗。选编王运熙先生《汉魏六朝诗简论》《论吴声与西曲》《汉魏两晋南北朝乐府官署沿革考略》等论述性文章十三篇,赏析文章十篇,基本涵盖了王运熙先生汉魏六朝诗研究的主要内容。
诗人张执浩主编的一部诗歌读本,本书是2019年*辑。《汉诗》以展示国内年轻新锐诗歌力量为主,作者不以名气定,而是看其是否仍然具有旺盛的写作活力,是否在诗歌写作的前线。本书分为“开卷诗人”“诗选本”“翻译”“批评”等章节,另外还有诗人故事和精短美文。力图全面展示诗歌从写作到批评的各个生成过程。本卷的作者有津渡、桑格格、梁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以我国家喻户晓的大工匠神鲁班传说为对象,开展民俗学的文本研究、社会研究与跨文化研究,尝试建立跨文化民间叙事学的个案。大自然的造化鬼斧神工,草、木、泥、石、水、火、油、气无所不在,但各国人民却偏爱木头,很多中外学者也都对木器研究有兴趣,本书选择这种多样化的相遇问题做个案剖析,重点分析中西印匠神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