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筒看里面科普透视绘本》共10册,是一套能带给孩子全新阅读体验的科普绘本。适合3-6岁小朋友及家长亲子共读,或是小朋友独立阅读。全书采用独特的光影透视效果,用手电筒从互动页的背面照一照,或者把书页掀开,将互动页的背面对着光,从而在互动页的正面展示出内部结构和场景。发现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秘密知识,整个过程从看不到到解密
该科普书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篇为恐龙知识解读,主要介绍大众比较感兴趣的恐龙知识和话题,包括恐龙起源、化石形成、恐龙分类和恐龙灭绝等;第二篇为揭秘重庆恐龙,主要对重庆已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总述,并对具有代表性的恐龙化石进行详述。整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尽可能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复原图全部由著名恐龙画师张宗达所绘。
5.4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中,以前未见的各类动物快速辐射演化,产生了几乎现在所有现生门类动物躯体构型,一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了众多质疑。而作者及其团队研究的是寒武纪之前(即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后的“震旦纪(6.35-5.4亿年)”,国际上称“埃迪卡拉纪”)的早期生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震旦系地层中保存的化石——瓮
《探索发现百科全书·恐龙王国》一书以恐龙为介绍对象,按时间顺序介绍各时期活跃的恐龙种群的系列知识;又以奇思妙想的方式提问并回答,作为正文知识的补充,进一步扩宽视野,启发思维。此外,作者为每种恐龙编织一个童话,以更加栩栩如生的角度展示恐龙世界的多姿多彩。《探索发现百科全书·科技技术》从基础科学、科学原理和科技发明的角度按
全书详细介绍了全世界100多种恐龙和史前动物的生活年代、形态、习性、物种信息等。全书图文并茂,文字简洁,尤其是配有大量精美绝伦的高清晰度彩色图片,不但便于读者认识、鉴别不同恐龙和史前动物的特征,了解恐龙和史前动物知识,还能够带来赏心悦目之感,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除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之外的所有啮型类化石进行系统总结。对每个属、种的鉴别特征和产地层位做了详细的考证和记述。书中附有336张照片及插图。本书是国内外凡涉及地学、生物学、考古学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博物馆有关科研人员的基础参考书
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石进行系统总结。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石进行系统总结。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石进行系统总结。本书系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之一,对啮型类双门齿中目、单门齿中目和混齿目化
主要记录1865-2005年间正式发表的中国中生代松柏类、买麻藤类和一些分类位置尚难确定的球果和种子等化石的有关资料。全书按属和种为单元进行收录和编写,由内容基本相同的汉文和英文两个部分组成,共收录属名138个(其中依据中国标本建立的新属名23个),种名827个(其中依据中国标本建立的新种名348个)。
主要收录了1865-2005年间正式发表的中国中生代被子植物大化石的有关资料。全书按属和种为单元进行收录和编写,由内容基本相同的汉文和英文两个部分组成,共收录属名137个(其中依据中国标本建立的新属名39个,含有化石种的现代属42个),种名约281个(其中依据中国标本建立的种名86个)。
主要记录1865-2005年间正式发表的中国中生代苏铁类植物大化石等有关资料。全书按属和种为单元进行收录和编写,由内容基本相同的汉文和英文两个部分组成,共收录属名144个(其中依据中国标本建立的新属名51个),种名1305个(其中依据中国标本建立的新种名6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