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考古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石器工业
本书收录宿州市博物馆藏铜镜两百余件,通过中英文对照文物说明和铜镜照片、拓片,再现了宿州地区古人用镜史。宿州博物馆馆藏铜镜中以汉代铜镜数量最多,共119件。图录中包括较为少见的战国三山镜、五山镜,唐代缠枝葵形镜,宋代玉兔捣药纹镜、葵花形湖州镜等,还有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的50余枚铜镜。本书介绍馆藏铜镜概况、近年来发掘情况
内容简介:《合川钓鱼城摩崖题刻及碑刻文献整理研究》是对重庆合川钓鱼城摩崖题刻及碑刻的文献整理,搜集了宋代至当代钓鱼城中留存的题刻及碑刻,对其镌刻年代、所处位置、存佚情况、文字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考证,并附有拍摄的144幅图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钓鱼城摩崖题刻及碑刻的面貌。《合川钓鱼城摩崖题刻及碑刻文献整理研究》共五个章
本书为讲述中国玉器文化的通俗历史读物。全书分为七章、六十四讲,依托于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介绍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各类玉器,讲述玉器在中华文明萌芽、发展、融合、壮大的历史过程中的价值与地位,探索玉器独特的文明基因,发掘玉器的文明特性。玉是中国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个符号,以玉器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史,成为中国文化
名物学是涉及社会生活史、工艺美术史、文物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二十多年来,扬之水通过其扎实严谨的研究和勤奋著述,将名物学发扬光大,给这门古老的学问注入了新的内涵,正如作者所说:在考古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情况下,今天完全有条件使名物学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解决文学、历史、考古等领域中遇到的问题。本书涉及古代家具、宋
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奚族碑刻汇编;下编为专题研究。上编,全面收集奚族碑刻,共计收录碑刻83块,时间跨度为公元517年至1208年。对其中史料价值较高者或能够前后比对说明一些问题的碑刻,进行碑刻资料之间、碑刻资料与文献史料之间的互注,形成奚族碑刻汇编。下编,深入发掘奚族碑刻中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形
★《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系统阐述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19281949年以安阳殷墟十五次发掘为代表的重大考古活动,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展现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之初田野工作的流程与技术,还深入探讨这些活动背后的学术理念、组织策略、政治斗争以及与各方力量的博弈。特别是对史语所在考古
《国宝里的汉字:寻龙记》是一本7儿童适读的博物馆及汉字文化通识读物。龙是中国人的重要图腾,古人在众多的器物和建筑中都融入了龙的元素。本书介绍了52件精美的、带有龙形图案的国宝文物和古建筑,同时讲述了与之相关的、52个汉字的造字逻辑、文字演变与字义阐释。配合古文字对文物的解读,不仅可以让读者领略文物的背后有文字,了解龙在
神游千年,大美敦煌。敦煌研究院出品敦煌日历,2025乙巳蛇年迎新纳吉。 甄选收录295幅实景壁画、70幅专家临摹复原作品,从神佛护佑、经变故事,到传统建筑、服饰妆容、世俗生活,收录大量难得一见的未开放洞窟与未公开遗珍素材。菩萨低眉、天王威仪、金刚怒目、伎乐踏歌……看见久已逝去的异域世界,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