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广东省教育厅2017年度重大项目“岭南地区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研究成果。对活跃在岭南地区的曹光平、陈述刘、郑秋枫、陈永华、房晓敏、相西源、钟峻程、马剑平等17位当代作曲家进行采访,内容包括作曲家本人的音乐学习和创作经历,代表性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构思、技法,作品表演、录音等相关信息及概况,以及其对岭南音乐及其发展
《学人与学科:以方汉奇影响力为中心》是作者刘泱育在数年中先后出版的“方汉奇研究”的第三本著作,也是他经过多年积累、立项三年、数稿打磨后的成果。中国有悠久的“以史为鉴”传统。作为一门学科的新闻史学,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因何重要?通常的答案便是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着眼。本书则认为,新闻史学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由于新闻史学成果
这是一部三代医生的情怀之作。书中汇聚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所长胡大一等八位医生的职业生涯和执业心得,这八位医生横跨三代,见证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壮大,均对医生这份职业心怀敬畏,倡导医学要回归临床、回归人文、回归基本功,并身体力行之。他们的从医经历以及所思所想,铺开了一幅医生成长、成熟、担当,循环往复以至宣告
《傅雷家信》是自傅聪1954年离家求学音乐之后,一直到1966年傅雷夫妇去世为止,傅雷写给爱子的书信集。并在附录中选取了傅雷夫人朱梅馥写给傅雷的10封信,对傅雷父子的书信作一个侧面的补充。作为家信,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除此之外傅雷还将自己的艺术学养及对人生的体悟,夹叙夹议
《爱眉小札》是一部唯真唯美的散文佳作。本书收录了徐志摩在与陆小曼恋爱时所写的日记和两人之间的往来书信,以及陆小曼所写的《小曼日记》和徐志摩的《眉轩琐语》等相关文字,全面地记录了两人的浪漫情史。本书把陆小曼和徐志摩之间那刻骨铭心的倾城之恋,完完整整的公之于世,1936年,时值徐志摩罹难五周年,陆小曼整理编选了《爱眉小扎》
郭平川不仅是一名牙医,是一名民营口腔连锁机构的管理者,更是连接起民营口腔与学院派沟通的桥梁!面对民营口腔机构经营管理的现状,郭院长也曾直言不讳,“部分民营机构里,医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医生没有注重口腔医学根基的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对待口腔种植应该有医学生的敬畏之心,应该更严格高要求的对待自己。”本书详细介绍了郭平川的
本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为轴心,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管理制度和生态文明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之间的协调互补、制约互动关系,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论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全面系统梳理了
本书是“名人家风丛书”第三辑的一种,叙述了近代安徽周氏家族一门六代从贫穷到成为一方名门的历史过程,讲述了周馥如何成为晚清重臣,周馥在周氏家族家训家风方面的首开之功,到周学熙实业救国,再到周氏家族第四代第五代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周氏一门的百年成功历史,彰显了近代中国许多家族的共同特点。书中重点介绍了在清末封疆大臣周馥及周
张炜,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五届、第六届主席,万松浦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栖霞人,1956年11月7日生于龙口。1973年开始文学创作,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21部,散文集《融入野地》《陶渊明的遗产》《斑斓
尹达(1906年10月17日1983年7月1日),原名刘燿,又名刘虚谷,字照林,笔名水牛。中国近现代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尹达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和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