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话语音的基础教材,本书在di一章对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语音的特点、音节、音素等语音学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解;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发音器官、声母和韵母的定义、分类、发音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介绍了普通话的声调。其主要内容包括声调的定义,性质和特征、调值,调类和调号、声调的发音等内容。第五章对轻声、儿化、变调等普通话中的语
本书是作者关于上古、中古和近代三个时期的汉语虚词发展演变史的系列研究成果,共分四编,分别是近代汉语代词研究,近代汉语助词、介词、连词研究,上古、中古汉语代词研究,汉语虚词研究史。本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汉语虚词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对于汉语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本书以韩国语教学中高频度使用词汇以及中韩两国具有代表性的语料库资料、权威网站网络新闻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托认知语言学理论,从形态、句法、语义以及语用等层面出发,探讨其近义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对照和比较分析后,阐明共同点与差异点,揭示和重塑韩国语近义词词汇系统的基本框架和各种特征及关系。本书宗旨在于帮助教育者和学习者对近
《汉语史学报》(第二十四辑)共收录汉语史研究论文23篇,涵盖上古、中古和近代各个时期,涉及的文献既有传世典籍,也有出土简帛;既有佛教译经,也有道教经书,还有近代字书和韵书、敦煌文献、白话小说以及民间文书等,反映了训诂词汇、音韵、文字、语法和方言等领域的研究前沿和成果,体现了词汇语义学和语法学、古文字和音韵训诂等学科交叉
《现代汉语通论精编》初版是在《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的基础上,保留基本框架和水准,又适当压缩篇幅、降低难度,于2012年推出的。由于《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已于2016年出版,原《精编》初版明显落伍了。根据广大读者的愿望和市场需求,《精编》编写组决定对《精编》做重大修订。 全书仍然从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语用这几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论集教学卷》以当今汉语国际教育教学领域普遍关注的先进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测试、教师成长等为主要内容,选取近五年来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23篇学术论文,结集成册出版。论集主要读者对象为需要了解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成果、研究动态的专家学者,希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开阔视野、丰富教学实践经验
公文写作是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共事务、开展公务活动中经常应用的各类文书。《公文写作点津(增订版)》主要从公文的基本情况、公文的写作要领、公文常见问题及修改三大方面,详细地阐述公文写作的规范事宜,内容详尽,实用性较强。此次增订,作者补齐了15种公文的写法和实例,增加了10种常用的其他机关文书(即非公文)
曾运乾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1926年起,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毕生从事教学、著述,有名师之誉。任教期间曾先后担任过中山大学、湖南大学中文系主任职务。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语言学家特别是音韵学家,他在汉语上古声纽、韵部,中古声纽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对古音通转、韵之正变以及等韵门法也都有自己独到的
本书为中山大学中文系组织的中国语言文学文库·荣休文库之一。本书收录周小兵教授38年从教历史中撰写的论文、散文、序文、诗歌等,共有100多篇。上编语言学有论文、词条条目、刊授文字、序言,充分表现了作者在汉语二语习得领域的成就;中编文学有散文、诗歌和译评,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人生感悟以及美学倾向;下编教育则是作
《龙龛手鉴》,四卷,辽僧释行均撰。此书原名《龙龛手镜》,约编成于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宋刻本因避宋太祖的祖父赵敬讳而改为《龙龛手鉴》。本书虽按部首编排文字,但部首又按平、上去入四声读音分为4卷,共计240部,收有26430余字。《龙龛手镜》是我国辽代的一部佛教字书,对佛教在辽国的传播和普及起到很大作用,又由于它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