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从巴金的高伯祖父到小姑姑们所作的九种诗文书画,其内容形成的时间在乾隆到光绪之间,包括文、诗、词、诗话、序跋、公牍、书画。
财政文学(第2期)
徐志摩是一位传奇性的人物,想做诗便做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得淋漓尽致出类拔萃;想恋爱便爱得昏天黑地无所顾忌……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业,那短暂得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然而,他的一生唯情、唯爱、唯真,他洋洋洒洒、酣畅人间
《一个人的爱与死》为林贤治对鲁迅的一些专论与述评,其中包括”鲁迅的反抗哲学及命运”“五四、鲁迅与胡适”“鲁迅三论”等文章。作者在对鲁迅深入研究多年的基础上,力图为广大作者还原一位真实的鲁迅先生。
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之后,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是鲁迅纪念史上最重要的时段。通过对1936年至1949年之间鲁迅纪念史的考察,作者试图探讨的问题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鲁迅形象,是如何建构起来的?《鲁迅纪念研究(1936-1949)》的作者程振兴以鲁迅纪念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心,通过对典型现象的讨论
读《世界文学文库:朝花夕拾(2011升级版)》,我们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留学的日本的求索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老友,沿着这一线索,我们看到了二十世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路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们的情感也随着作者一起起落。
《呐喊(2011升级版)》是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也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中的小说,以振聋发聩的气势,揭示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喊出了“五四”时期革命者的心声。它反映了“五四”彻底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的革命精神,适应了中国革命从旧
《一个人的记忆》收录著名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老屋小记》等作品。《我与地坛》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当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突然瘫痪之后,坐着轮椅,他每天来到一座古代帝
本书收录了《令人感动的一位老党员》、《爱在心中,行动在本职中》、《我的五爷》、《信念》、《永远高扬的党旗》、《扬井岗精神,走光彩之路》等文章。
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