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万树撰,是编纠正《啸余谱》及《填词图谱》之讹,以及诸家词集之舛异,谓上声人声有时可以代平,而名词转折跌宕处,多用去声。谓古词抑扬顿、挫,多在拗字,其论尤前人所未发。至:于考调名之新旧,正传写之然,辨元、人曲词之分,斥明人自度之谬!考证尤一一有据。唐宋以来倚声度曲之法,已十得其九矣。
本书是合肥工业大学马列主义学院的老师带领学生采用“微小说”的方式,进行的一次创作尝试和教学改革。书稿以近二百年来中国的国情为背景资料,挑选了1000余篇微小说,编辑而成。这本书稿不仅是一门课的教学成果,而且是一本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的作品集。
《中国词曲史》成就于20世纪20年代,为王易先生执敦于心远大学时所撰教材。此书按明义、溯源、具体、衍流、析派、构律、启变、入病、振衰、测运的逻辑顺序,详述古代词曲之演变与盛衰,并列举了大量的词曲作家作品。全书修辞与章法本色当行,行文论述要言不烦,书目提要堪称完备,释律诠韵精密得当,实属词曲研究的上乘佳作。
本书精选21首宋词,从专业唯美的文学视角,从细腻温婉的女性维度,从纵横捭阖的历史长河,穿越千古,娓娓道来。 在宋词里,发现英雄气,也发现儿女情;发现深邃旷远的精神世界,也发现跌宕起伏的人生波澜。你可以通过对21首宋词的解读,提高对古诗词的领悟力和审美感受力。
本书精选21首唐诗,以灵犀之心,用温婉精致的语言,雕刻着老去的时光。 本书一天一讲,用21天的阅读,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诗词滋养固化终身,让优雅的古典之美,成为读者一生中长情的陪伴。 本书通过对21首唐诗的解读,提高对古诗词的领悟力和审美感受力。
《万物启蒙诗歌读本》致力于为孩子打造一条独特的诗歌奠基路径。本书以99中经典古代诗歌物象作为线索,带领孩子们了解诗歌中的万物,体味诗性的世界。书中配以清新细致的手绘插图、唯美古典的中国书画以及丰富多样的典故俗语,与广博深邃的中国古代诗歌一起,为读者构建一个独具兴味的诗歌世界,探求自然万物的诗性之美。
本书从大量的诗学材料入手,运用历史与逻缉相统一的方法,对金元两代各家各派诗论作了合理的归纳与阐释,清晰地梳理出金元诗学理论的发展脉络。材料翔实,论证充分,阐释精到,既有宏观阐发,又有微观考察,显示出作者厚实的文献功底与开阔的学术视野,有些章节发前人所未发,皆有助于金元诗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掘。
中国现代诗学是一个由不同诗学思潮生成的纵横交错的具有极大综合性、整体性的诗学系统。在中国现代诗学系统中,马克思主义诗学、自由主义诗学、保守主义诗学既有相互冲突、相互对立的一面,也有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相互吸收的一面。三者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形成了中国现代诗学场域内诗学本质论、诗学思维论、诗学形式论等有离有合的
诗歌与绘画分属不同的艺术类别,两者常相提并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诗画关系密切,东汉以来,画家取诗歌为题材而作诗意画,唐代以后,题画诗蔚然成风,后自宋徽宗赵佶始,又题诗于画。经过历代的发展积累,融诗书画于一体的文人画在元代成熟,成为明清画坛的主流。中国诗画关系倾向于融合,西方诗画却侧重于区分界限,自20世纪初莱辛的诗画异
《唐诗审美》从美学、社会学、文学、风俗学、历史学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唐诗的美妙绝伦,诗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各具特色的性格和创作风格,唐诗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使我们通过唐诗认识唐代社会及后来的社会及当今社会。对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文化水平都有帮助,即使对我们写作名篇、名诗鉴赏的千字文,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