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语言幽默、充满哲思的图画书,在一系列匪夷所思又充满趣味的对比中,引导我们以一个新的视角来观察自己与地球上其他事物的相似之处,启发我们思考个体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那么,在你的细致观察下,你觉得我们人类更像什么呢?
有时候,一个人的世界很美好。 只有你,享用着饼干,独自一人。 但是,假如一个朋友突然来访呢? 有时候,一个人的世界很美好。 只有你,在阅读一本书,独自一人。 书页翻动的簌簌声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声音。 但是,假如一个朋友正好路过呢? 有时候,一个人待着挺好的。读书、骑车、踩落叶、翻跟头……
每年八月十六日同一时刻,她都要重复这趟旅程,乘坐同一班渡轮,抵达同一座岛上,光顾同一家花摊,顶着同样的似火烈日,来到同一处破败的墓地,将一束新鲜的剑兰放到母亲的坟前。 在岛上孤独而自由的人,这一晚用尽全身力气紧紧握住命运的手,就好像自己身处悬崖的边缘。
约翰·巴勒斯(JohnBurroughs,18371921)是受欢迎的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之一,他以半科学半诗意的方式研究自然,一边耕种一边写作,他代表了自然文学成就的最高水平,也代表了简朴自由的田园生活。 巴勒斯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也是一位生态批评家。本书从巴勒斯的这两重角色入手,剖析他的每一缕思想和每一个
《我看见的世界》既是李飞飞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在这本书里,李飞飞回忆了自己从底层移民成长为顶尖科学家的非凡经历。她度过了困顿艰辛的青少年时代,但对科学的热爱引领她不断突破自我,追寻人生的的北极星,最终得以进入科学的殿堂。 而当她和家人在努力和生活抗争时,恰逢现代人工智能开始不断取得
梭罗一生仅出版两部作品,一本是《瓦尔登湖》,另一本是《河上一周》。1839年夏天,梭罗和哥哥驾着自制的小船在康科德河与梅里马克河上泛舟两周。1842年,哥哥病逝,为悼念亡兄,梭罗写下《河上一周》。在这本书里,梭罗将两周旅程缩为一周,一天一个章节,描写他观察到的花鸟虫鱼、高山河流,以及对于宗教、诗歌和历史等话题的思考。在
本书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陈天青和陈天亮两个双胞胎兄弟在应征一战华工后颠沛流离的一生,借此缅怀一战华工。他们在一战的欧洲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协约国的胜利贡献了力量,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的地位,使中国最终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为重塑中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而且将中国的文
聂鲁达是20世纪最伟大的拉丁美洲诗人。他的诗作甚丰,诗貌繁复,既个人又公众,既抒情又史诗,是世界各地读者取之不尽的智慧和喜悦的泉源。这本《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选辑了聂鲁达各阶段名作120多首——从年轻时的《霞光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地上的居住》,到死后出版的《海与铃》《疑问集
《抗拒》以一句“我哥哥是领养的,但我不能也不想说他是领养的”为开篇,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奠定了整本书“是又不是”的两面性基调。叙述者塞巴斯蒂安的父母在阿根廷20世纪70年代军事政变时期逃到巴西,出逃之前他们收养了一个孩子。痴迷于“追根溯源”的塞巴斯蒂安生长在巴西,无法将阿根廷视为“家乡”,但他不理解为何曾在阿根廷生活过
《歪犁》由“刀刃”“歪犁”与“血河”三部分构成。前两部分的叙事者是比比安娜与贝洛尼西娅姐妹,分别以回忆的形式,讲述了她们从孩童到成年的故事;而第三部分的叙事者则是当地的魂灵,它见证了这块土地从奴隶制到当前的全部历史。尽管故事的背景发生在当代,奴隶制早已废除,但生活在巴伊亚腹地的佃农却依然过着近乎奴隶的生活。面对这种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