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述议》国内早已失传,仅保存在日本古代经学世家清原氏留下的一批资料中,残卷目前藏于京都大学图书馆。日本学者林秀一自1935年开始调查研究,广搜博采,辑录各种典籍中的轶文,于1953年出版《孝经述议复原研究》。全书分为四个部分:1.影印卷一、卷四残卷。2.辑录轶文。3.校勘记。4.说明论述。林氏此书基本还原了《孝经述
《温公家范》以儒家经典论证治国之本在于齐家的道理,广泛选取历代人物史事作为“轨范”、“仪型”,具体阐述各项道德准则和治家的方法,既采用儒家经典的所述道德准则与相关事迹,又辅以司马光本人的论述,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家庭伦理关系、治家方法、子弟的身心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思想都对现代人经营家庭有借鉴作用。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该书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是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书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主张,以及培养人才力主“治国有方、营家有道
《双节堂庸训》立足于作者几十年的人生搏击,总结人世沧桑,糅合圣贤之道,以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去训导子孙如何适应社会,经受种种风浪、立身作人的方式、方法,囊括了修身律己、读书治学、处事之道、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袁氏世范》共三卷,分《睦亲》、《处己》、《治家》三篇。《睦亲》60则,论及父子、兄弟、夫妇、妯娌、子侄等各种家庭成员关系的处理,具体分析了家人不和的原因、弊害,阐明了家人族属如何和睦相处的各种准则,涵盖了家庭关系的各个方面。《处己》55则,论立身、处世、言行、交游之道。《治家》72则,基本上是持家兴业的经验之谈。
本书共分为五章,其内容包括:孝文化概说;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与孝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孝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孝文化;中国弘扬少数民族孝文化的思考。
《孝经(注音彩绘无障碍阅读)/伴随孩子成长经典阅读》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孝道以“尊老、敬老、养老、送老”为基本内涵,《孝经》既是一部关于“孝道”的专著,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看见传承江南十大家族启蒙读物》是学者为学生或有初等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写的家族故事读本。我们相信,大家都听到过一些类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等耳熱能详的古训,但不一定知道它的出处,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翻阅厚厚的宗谱原文,因此我们把复杂的古文节选后编成通俗故事,以免读者看到“之乎者也”望而却步。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
《名门家训》是由哈尔滨出版社推出的一本家庭教育类图书。《名门家训》一书通过对多位古代先贤、当代名人的家训的介绍,讲述这些家训背后的故事,并对家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让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家训的实质和根本思想,并结合当下的实际,指导父母在各个方面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颜氏家训》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家教典范”。朱用纯的《朱子家训》以对偶句一气呵成,具有韵律之美,被后人尊为“治家之经”。余耀东译注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彩图版)》将这两本“家训”合为一书,在原文的后面配上注释和译文,方便青少年理解和阅读,从中汲取对自己成长有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