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语言类图书,是吴川话与普通话之间的一个联系的纽带。2013年,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家乡话日渐消亡的忧虑,作者独自创立了伝语书写系统——伝字,随后又以常用汉字和伝字为基础,编撰出《伝语(吴川话)字典》,之后又编撰了这本《伝语(吴川话)基础语音教程》,以唤起人们保护家乡话的热情。本书内容为:伝语(吴川话)的语音
本书从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受益者的叙述视角,以个人之小事,映照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之大事,国际中文教育大业之宏伟历程和辉煌成就,讲述国际中文教育给个人成长、社会进步、中外交往等带来的深刻变化。
本书在常用词目选择方面,根据教育部《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6年版)》和《理科专业手语》中的物理部分,并参考普通高中学校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及专门招收听力残疾学生的高等院校物理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收入教学中使用频率高的常用词1500余个,分为一般词汇、力学、电和磁、热学、声学、光学、原子物理、相对论、现代
《成语故事》对各类成语的故事进行汇编,故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科学的编排方式,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到成语的精髓,让孩子能够活学活用,在学习成语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插图精美,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是一本适合孩子细细品读的好书。
《文章修养》是唐弢先生(1913-1992)“二十七岁时写的一本小册子”,当时即定位于“作为青年们的课外读物”。上编六章,漫谈文字知识和演变经过,从文字到文章,从文章到文学,从古文到白话文,基本上是偏于史的叙述;下编八章,专谈作法和修辞,既有字、词、句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如何写会话等细节元素的探讨,也有搜集题材、
《语文杂话》是一本体现朱自清先生关注语文教育的小书。作者认为“中学生念国文的目的,不外乎获得文学的常识,培养鉴赏的能力和练习表现的技术”,因此全书也正围绕这三方面展开论述:作者强调选本与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希望选家能“用心”择选,使之“有目的有意义”,以使学生获得“一般人应有的中国文学常识”;同时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不断
《作文十九问》为“作文四书”之三。初版于1986年,2004年尔雅获得版权,把它改成大字版,于2007年印行。这本书和前面的《讲理》《作文七巧》一样受到大众的关注,尤其是青年学生将之视为不可或缺的作文指导手册。相对于《作文七巧》的结构紧凑,此书更自由闲散,通篇以对话的形式行文,虽然也讲文章的做法,但不谈理论化的手法,而
全书共分八章,重点分别为:一、语言与文字的辩证关系;二、汉字的语音、音韵;三、文字三要素的形、音、义;四、语句的结构;五、词义和句义;六、古今语言的变化;七、各大方言及推广普通话;八、汉字改革与汉语拼音。别看篇幅短小,这却是一本很有分量的普及读物,有实用价值,知识性也很强,如旧字典中的反切法、古典诗词中的压韵问题,都有
全彩注音美绘版 成语接龙
《古文观止》集选先秦至明末古文之大成者,题材、文风广泛多样,有史传、策议、论说,亦有书信札记、小品笔记、山水游记,乃至骈文、韵文,不一而足;所选篇目多兼顾思想与审美,语言精炼、精悍短小、易于记诵。诸篇有编者评点,本版悉数收入,置于文末。本版文中生僻字据底本及校本正音,随文标注汉语拼音。附录《康熙三十四年初版序》《编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