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作为大清国最富有的皇帝,别看他的出身一度令人质疑,可当皇帝却丝毫没受到闲言碎语的影响,最终成就了十全老人,执政63年(60年皇帝,3年太上皇),为后世津津乐道。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人生,可谓完美。 作为中国最长寿的皇帝,他也是要死的,如何处理自己的身后事,是每个皇帝生前都要思考的问题。乾陵帝死前,为了照顾父亲的面
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造像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代表。《人间佛国大足石刻》从历史篇、艺术篇、研究篇三个角度详尽地描述了大足石刻,还简介了西南地区其他
《努尔哈赤陵及清祖陵历史之谜(图文珍藏版)》以正史、清官档案为基础,结合当今史学新研究成果,并运用通俗、娴熟的笔触,向您讲述有关努尔哈赤及其祖先陵墓的鲜为人知的秘密。书中配有多幅珍贵历史图片,让您在视觉震撼的同时,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空间。
作为大清国*短命的皇帝,19岁的同治帝因病死去。由于生前未建陵,他的生母以权为情打破“昭穆相建”的祖制,为他在东陵修建了陵寝。建好同治帝陵寝,规制虽然简单、规模简朴,可建筑质量却丝毫不含糊,号称“铜梁铁柱”。本书即是向您讲述同治帝本人及其陵墓的鲜为人知的秘密。
1860年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劫掠,150万件珍贵皇家文物被劫掠一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在英法陆续收集到英法联军官兵回国后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各地拍卖圆明园文物的英法文物原始图录,这些图录早年为图录,后来才有多件文物,再后来才有单件文物的照片,这批图录是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文物的清单,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研究价值。
《2009-2013年合浦汉晋墓发掘报告(套装上下册)》是关于广西合浦县汉至晋时期154座墓葬的考古发掘报告。这批汉晋墓以砖室墓为主,有土坑墓、木椁墓和砖室墓三类,出土陶器、铜器、铁器、滑石器、漆器及珠饰等器物共1724件。这批汉晋墓具体可分为西汉晚期、东汉、三国和晋等四个时期。
唐陈元通夫妇墓的墓室形制规格较高,保存完整,反映了唐代建筑典型的风格和特点,出土的银鎏金摩羯纹多曲碗、银盏、银则、银笄、银筷、银冠饰等,图案精美,錾刻技艺高超,是唐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晶,随葬的长沙窑褐绿彩双系罐、邢窑白瓷碗与厦门窑青釉瓷器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汇,出土的墓志是厦门*早的铭刻。
明清鸟食罐鉴赏系“海上玩家丛书”中的一本。鸟食罐属于闲玩,属于趣味收藏,属于山水园林间的休闲收藏,它是人类与鸟类独特的感情纽带。本书精选了刘耋龄先生所收藏的300多件明清鸟食罐精品。图案中既有反映《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等名著题材的内容,也有表现花卉、风景、人物等题材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人文趣味和欣赏赏价值。
该书为2012年出版《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之“续编”,收录自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作者所见有铭青铜器约1511件,其中未发表的公私藏品(主要是私家藏品)742件,占到全部内容的一半,现分成四册出版。本书收录的青铜器铭文来源于考古报告、图录、期刊、书报以及作者鉴定文物时所见到的私家收藏器物,其中许多资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