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狩野直喜在京都帝国大学讲授支那小说史(1916年9月至1917年6月)和支那戏曲史(1917年9月至1918年6月)的讲义。小说史部分梳理了从小说起源到清代的发展脉络,共分为十章:总论、小说之起源、魏晋南北朝小说、唐代小说、宋元小说、《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与《西游真诠》、明代小说、清代小说、《红楼梦》。整理本
本书以英语世界的清小说为研究对象,总体思路是对英语世界的清代小说译介与研究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和界定, 考察中国清代小说研究在英语世界发生、发展和成熟的全过程。
由刘云春著的《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主要以明清小说与传统历史叙事的关系作为贯穿全书的理路,以文史互文、叙事技巧、叙事伦理、文体演变、叙事图景等,全面细致地探讨传统史传传统对明清小说的深刻影响。尊重传统分类法,以历史演义小说、英侠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等类型结构全书,结合问题研究,回避小说史写法,经典剖析与钩沉索隐兼
《汉诗·雀尕飞》是一部诗歌读本,内容以展示国内年轻新锐诗歌力量为主,作者不以名气定,而是看其是否仍然具有旺盛的写作活力,是否在诗歌写作的前线。本书分为开卷诗人诗选本翻译批评等章节,另外还有诗人故事和精短美文。力图全面展示诗歌从写作到批评的各个生成过程。
《唐宋诗词十大家丛书:王维诗集》选取王维的经典诗词,并配以精要的注释和简洁概括的赏析。该书作者队伍专业,注释准确简洁,撰文具有专业性和可读性,对原诗词中较难理解的语词进行了认真仔细的阐释,适合具有初等知识以上人员阅读。
由肖能著的《世道人心说西游(精)》为解读《西游记》之作。以世态人情、世道人心为切入点,分别涉及神、人、妖等各界,通过四十多个丰富有趣的话题,来剖析小说中所隐含或折射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全书内容有趣,行文流畅,视角新颖,论说独特,具有畅销潜质,是部优秀的原创性社会读物。
正如七十二变法术一样,孙悟空形象的文化传播同样充满了变异性,而这种变异性又可以历史化为现代中国的诸多激变时刻。晚清时期,作为一个闯入者,孙悟空成为现代认识论的寓言;20世纪40年代,在日本侵华战争的沦陷危机之下,孙悟空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国际主义的三重维度上表达了被压迫者的反抗激情;到了80年代,孙悟空在电视剧中被塑
《听厉以宁教授讲诗词》一稿根据厉以宁讲授唐诗宋词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全文共分三章,*章总论诗词理解的境界,包括诗词创作和诗词的主体分类;第二章具体论说唐宋诗、五代宋词、金元诗词、明清诗词;第三章分析厉以宁创作诗词的主题与情怀。该书是对厉以宁教授关于诗词的首次系统整理,体现了厉以宁教授对诗歌本质、诗词流派以及诗人成就深入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红学沧桑”,是有关“红学史”的内容介绍和《红楼梦》研究方法的评议;第二部分“红坛论道”重点论述《红楼梦》中的庄禅意识、谶应文化及双重叙事的特征,并对宝黛爱情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部分“红楼探幽”对《红楼梦》中让读者迷惘或好奇的人物、情节进行探讨,如“钗黛合一”问题等。
吕肖奂著的《宋代诗歌论集/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丛书》1992年进入宋代文学研究领域以来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的论文三十篇,划分为九个单元。诗词关系”关注两种文体在异同之间的并行及交叉互动;“诗歌与古琴”探讨诗人对器乐理解掌握的程度以及诗歌与音乐关系;“诗歌与海外”探索宋代诗人的眼界以及异域意识:“唱和诗歌”重心在诗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