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研究主要关注汉语口语中建议功能的表达。研究通过视频语料的转写,从60万字的汉语口语语料中,考察、提炼话语功能及其所在的情景、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将三者作为建议功能的三个维度明确关联。研究描写了语言形式在语境中实现建议功能表达所需要的语义条件和情景条件支持情况,建议范畴的原型范畴特征等。对无标记肯定祈使句、表达征询意
方言语汇是语言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保存和传承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本书收录了浚县方言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共计3300多条,内容涵盖伦理哲理、生产经验、社会风俗等诸多方面。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语料翔实,且绝大多数为作者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语料;二是使用国际音标逐条注音,尤其是对涉及到的变韵、合音、变调等特殊音变现象一一进行
本书通过对汉语视觉动词、完结义词语、追问标记词、拥有结构等词项和结构的语法化的实证研究,展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意象图式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语言类型学的跨语言或跨方言比较法、语义地图表征法,现代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语境扩展理论,形式语义学的逻辑演算法等来自不同学科的语言理论和方法在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文写作为非文学写作课程,本教材以培养应用文书写作技能为核心,结合高职学生基础差、经验少,形象思维较发达、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让学生在真实工作任务和情景导入中重点理解组织意图和写作者角色,掌握应用文书的基本理论和写作规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和读写能力。以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
《汉字印象:汉字源流与汉字文化》是一本普及文字学与文化学知识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为六章,围绕汉字源流和汉字文化两个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汉字的起源、构型特征、分类体系、古今演变脉络、文化内涵及其日常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结合文物材料、历史知识、学术观点、字例、用例以及相关的图片等,系统扼要地展现了汉字的古今承继关系和
本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汉字的规范使用、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便条和条据、行政公文、事务性文书、契约性文书、法律性文书、讲话致辞、告启知照、函牍电信。
本书系作者前著《客家话概说》的姊妹书,为满足广大在校大学生及客家文化爱好者学习客家话、了解客家文化的需要而编写,旨在弘扬客家文化,保护汉语方言的多样性。
《像作家一样自由写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集团童心习作教学理论与实践》主要表述写作能力的训练要从儿童开始。儿童写作不是为教师而写,不是为制造文章而写,而应该是一个我手写我心的过程,应该是儿童在书写自我、书写自我的认知和体验以及想象等真实的童心。因此,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集团云纹教学团队用自己的童心习作教学从理论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