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十六章,内容包括:上古婚义——从蔡邕《协和婚赋》说起;上古婚仪——从蔡邕《协和婚赋》说起;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研读;鲁迅《狂人日记》研读;穆旦《冥想》研读;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研读;欧里庇得斯《安德洛玛刻》研读;沃尔·索因卡《强种》研读;发现孟姜女小题大做的研究等。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学者,为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书中收录了顾随、傅斯年、胡适、闻一多、吴梅、王国维、鲁迅七位先生的经典讲义及著作,从上古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从
本书是文史大家杨天石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论文和读书札记,杨天石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执笔参与已出版的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学生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红皮本与黄皮本)的部分章节。他多年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专题研究,本书包括了作者从北大中文系开始至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成果,有对名著、诗歌、散文等多种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魏晋南北朝陇西李氏发展轨迹、陇西李氏的文化传统、世家联姻与文学交流、李焉的文学成就、北朝陇西李氏的文学活动。
《清代柳文评点研究》是一部研究清代文人对柳宗元文学作品评点的学术著作。柳宗元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并称韩柳,后人将柳宗元与韩愈、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清代对柳宗元的文学作品评点甚丰,该书全面、细致地梳理清代柳文评点的基本文献,将评点本分为全集本、专选本以及
本书作者以先锋文学的重要诗人、作家的作品解读为核心,展开对文学史的描述,对先锋文学的基本主题、美学风格、语言特征及文学史意义,作出了详尽而又扼要的阐述。具体内容包括:先锋小说叙事艺术概观;马原:叙事的历险;莫言:感官经验与叙事狂欢;残雪:梦魇与寓言;余华:暴力的诗学;格非:时间炼金术等。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两章,梳理曾巩诗文集版本情况,对宋、元、明、清曾巩诗文集结集、流传过程及《曾南丰先生文粹》《南丰曾子固先生集》《元丰类稿》等版本情况进行辨析;下编四章,考察曾巩文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问题。第三章从曾巩较为重要的交游入手考察其文学思想的形成;第四章探讨“道”作为曾巩文学的核心范畴的具体表现;第五章对曾
本书是朱自清本古典文学研究系列作品,全书分为《听朱自清讲古典文学》和《听朱自清讲古代诗歌》两册。 《听朱自清讲古典文学》是朱自清先生讲给大家的13堂国学入门课,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学术研究。朱自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优势学科主办,旨在反映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状况及其前沿动态的专业学术刊物,设有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特藏文献等栏目。本书是第九辑,分为“特稿”“纪念《中国文学年鉴》创刊40周年”等五部分。
本书是一本研究中国当代小说与诗学的学术论文集。书稿选择-些在20世纪历史大变局中最具世界意识,并致力于叙述创新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开展个案研究。力图回到这个时段的现实语境和作家的世界意识与视野中,来考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精神的确立,以及催生这种新的叙事精神的情感结构与审美取向。意在从理论层面探讨作家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