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鉴详实地记录了2017年我国饲料工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全书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即综合篇、专题篇、地方篇、企业篇、统计资料、大事记。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6)》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分析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及趋势、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工业发展的保障措施等内容;分论部分分析了具体产业的发展情况,是对2016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统计分析,也是对未来北
《山东粮食产能稳定增长对策综合研究》分为总报告和专题报告两部分,其中,总报告部分分析了山东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制约因素;分析了粮食产能稳定增长的潜力及其路径;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创新思路、重点任务及战略举措,明确了山东粮食产能增长战略对策的总体架构。专题报告部分从与粮食产能增长相关的不同方面,如科技、流通、加工、经
张来武等著的《第四产业--来自中国农村的探索》在六次产业划分框架下重新审视第四产业,从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来自于中国农村的实践,对第四产业做了深入的剖析。第四产业和六次产业是什么关系?在实现一二三产融合,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农业如何才能走出传统一产的束缚,真正实现接二连三?融合的途径和机制是什么?等等。对这些实践提
改革开放三农问题集中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城市化和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探讨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增长。但是,打工经济的兴起虽然让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大增加,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但与此同时,农村空心化现象也开始凸显,食品安全问题、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农村小孩教育等逐渐浮现,村庄
本书主要论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典型林农合作组织制度比较与多样化发展对策(CAFYBB2014MC003)和资本下乡与生态保护、林农生计共赢模式研究(CAFYBB2016MC003),国家林业软科学项目集体林权改革背景下生态保护制度创新研究(2013-R20)。《林农合作形式多样性选
中国农业人口转移有别于发达国家以家庭迁移为主的模式,也区别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贫民化转移模式,是一种非稳态转移为主流的半市民化模式。半市民化迁移有其一般性,也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城乡利益格局的调整使城市(镇)户籍的吸引力不断下降,除非户籍身份的变动能够为其带来生计水平的提高,否则农业转移人口会更倾向于保持目
本书依据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产业理论、资源要素禀赋理论,以黑龙江国有林区为例,对龙江森工集团和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2个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提出林业产业类型识别与主导型经济建设的战略构想,生态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与产业体系的优化,以及生态主
本书作为正式、连续的出版物,全面、动态地反映广州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并就每年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成为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实际工作者研究探讨广州农村发展问题的宝典。本书系统地回顾了2017年广州农村发展的总体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8年广州乡村振兴、设施农用地管理
《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18)》蓝皮书是系统研究湖南乡村振兴的皮书,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对湖南全省2017年以来的乡村振兴的整体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进一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措施。二是选取湖南各地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进行解剖,研究湖南特色市县区乡村振兴的做法和经验,如郴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