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当今世界的战略要地,也是纷争之地。战争、宗教冲突、恐怖主义、大国干预、族裔对抗……100年来在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而所有这些,都可以追溯到“一战”期间和战后,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大国所做的一系列安排和决定。“一战”爆发前,奥斯曼帝国,这个曾经兵锋直指维也纳的大帝国已经没落。它在欧洲的领土大多已经丧失,而名义上属于帝
本书作者以“文化遥距研究法”为考察手段,透过当时日本发布的宣传电影、集中营中的日裔美国人和战俘访谈录,以及从日本人写作的文学作品中收集的资料,重新构建了日本文化以及她对日本战后重建的期许。她以对比鲜明的日本皇室家纹“菊”和象征武士身份的“刀”为意象,运用文化形貌学方法,分析了日本文化的独特特质,并从孩童教养的角度出发,
《日本现代史》一书以世界为背景叙述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六十年间(1868-1928)的历史,述及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党派团体情况,以及思想、政治、文化的发展。虽以“日本”为题,但约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在讲述当时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及美国的情势,读之颇为费解,但也恰恰是此书的独到之处。因近代以来闭关锁国的状态纷纷被打破,一国
在《日本帝国衰亡》中,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斯将其视角放置在1944—1945年二战的远东战场,以宏阔的笔触和入微的体察,尽展二战风云变幻的*后一年和日本法西斯的衰亡过程。为创作这本书,黑斯廷斯酝酿二十多年,耗时十余春秋,走访了诸多档案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将庞杂纷乱的大事件抽丝剥茧
自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曼苏尔于762年营建巴格达以来,这座城市就有“和平之城”的美誉,但从它不同寻常的历史来看,它也经历过十分血腥的统治年月。当美军于2003年进入巴格达城时,他们成了这座城市动荡历史的新参与者。回溯其历史,在阿拔斯王朝统治时期,巴格达一直是阿拉伯帝国的中心,金碧辉煌的宫殿群、宏伟的清真寺、伊斯兰
丰富的地热资源造就了日本列岛的温泉文化。从神话时代到现代,跨越时空的“汤治”成为每一页日本史的共同坐标。紫式部在温泉疗养中写出《源氏物语》,高僧空海留下各地开发温泉的传说,名将武田信玄将“隐秘温泉”作为士兵的秘密疗养所。有马、箱根、草津、热海……今日的热门旅行地,曾是许多经典时刻的见证者。“泡汤”已成为日本文化符号,温
1.东南亚历史专题研究学习必备书,作者是领域内专家,本书在国外已经再版12次,是东南亚历史领域的经典之作。引进的是东南亚简史的第12版,市场认可度高。2.专家作序力荐。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郑先武先生作序推荐,本书学术价值得到学界认可。3.东南亚深度人文旅游参考书。作者多年生活在东南亚,对当地文化了解甚深。4.硬壳
本书以北温带和北寒带变迁中形成的陆上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为基础,从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提供的丝绸之路沿线的不同人类文化遗存着手,以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和交融为主线,先界定“西域”“古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基本概念,然后重点论述曾经在草原和绿洲丝绸之路留下足迹的古人类、斯基泰人(萨迦人、塞人)、戎、狄、羌、月氏、乌孙、匈奴、汉
本书详细介绍了日本文化的多重性与自身的历史,作为亚洲国家,它吸收了东方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沉淀了许多东西,步入近代,着力与世界接轨,努力向欧美等发达国家看齐,吸纳了许多西方元素,文化渐渐呈现出多样性。
本书是“岩波日本史”第六卷。将日本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框架之中,记述了从十七世纪初德川家族开设幕府起,直至明治维新前这段时间的日本历史,即江户时代的日本历史。这一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制度的持续与稳定和文化的多元与创新。将军、大名、家臣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实现了由武断向文治的转变。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艺术、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