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古代兵器与兵书》一书,在全面地系统地介绍我国古代兵器和兵学知识的同时,还附有大量的图片,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使广大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知识,从而避免单纯文字介绍的弊病。在文字方面,运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在图片方面,尽量选用比较精美的图像资料;在印刷方面,也力图做到尽善尽美。以符合当今读图时代广大读者的要求,
本书共收录论文29篇,主要包括甲骨、金文、战国简与战国文字、秦汉简及学术回忆五部分的内容,其中既有对具体出土材料的分析如对清华简(陆)较为集中的讨论,也有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对读。另附有一篇吴振武先生在“清华简(陆)”发布会上的发言以及整理者对“清华简(陆)”的一则补充说明。
详细介绍了汉长安城800年的都城史以及其兴建、繁荣、败落的历史过程。
本书为学术类图书。本书是2005年*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课题。书中阐述了巴蜀佛教雕刻艺术研究的对象。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各种成册。上策**卷为巴蜀东汉——蜀汉佛教遗迹暨成都南朝佛教石刻。中册第二卷为广元石窟艺术——融合异域成熟期风格的民族化佛像艺术。第三卷为巴中石窟艺术——*国石窟艺术成熟期的转型体。第四卷为西蜀石
本书是20世纪50年代整理的云冈石窟考古调查资料,包括大量图片及现场实测图,京都东方文化研究员水野清一、长广敏雄撰写的研究报告。其中的图片是20世纪30~40年代在石窟现场拍摄的,十分珍贵。这些资料在云冈石窟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古乐之美》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独有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
龙嘴遗址位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是一处以油子岭文化时期为主的古城遗址,其遗存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是研究油子岭文化的特征、分期、年代、谱系关系以及聚落形态等方面的重要资料。龙嘴遗址所处的大洪山南麓一带目前已经发现4座史前古城,其西北距著名的天门石家河古城约6公里,东北距天门笑城古城约22公里,东北距应城门板湾古城、陶家湖古
《中国古砚——考访与研究》配合上海博物馆“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分为藏砚和访砚两个部分。藏砚以时间顺序分为四个主题。一“实用与气度”,展现古砚自战国秦汉至两宋从初创到逐渐发展的阶段。二“粗犷与厚朴”,呈现的是元明时期的砚形风格。三“良材与精工”,内容以清砚为主。四“近世巨匠”则着重展示了海派砚雕开山鼻祖、20
《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孙照子女卷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孙照子女捐献给国家博物馆的家藏的中国古代绘画、书法等近百件书画精品,囊括了元、明、清三代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画家的珍贵画作,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资料价值及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