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了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探讨如何重构土地流转机制等,重点研究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土地流转的特征、影响农户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黑龙江省土地流转的趋势研判。
本书收集整理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扶贫技术共计132项,分为种植业篇(117项)、养殖业篇(10项)、其他技术(5项)。其中种植业篇包括植物保护技术(10项)、土壤肥料技术(8项)、粮食作物耕作栽培技术(17项)、经济作物耕作栽培技术(30项)、循环农业技术(3项)、粮食作物品种(26项)、经济作物品种(23项)。
本书紧紧围绕中国两型农业的理论构建和模式创新这一核心主旨,从资源环境压力、基本内涵、发展价值取向、结构与功能、社会期待及政府职能等角度阐释发展两型农业的必要性,从农业发展中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两型农业建设的紧迫性。分析两型农业建设的制约因素,构建出一套评价两型农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并以全国和湖南省为案例,对两型农业发
本书基于民族经济学和牧区经济史的视角,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重要政策文献、统计资料及相关数据,辩证地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政策及其实施效果,客观地分析了典型政策的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旨在以史为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经验借鉴。
2017 China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eport
为深入贯彻***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加强标准推广麻用工作,促进提高种植业标准化水平,利用标准制修订工作成果,特编写《种植业标准应用手册(植保植检分册)》。《种植业标准应用手册(植保植检分册)》涵盖种植业领域农业行业植保植检类现行标准共100余项。针对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等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科研单位、生产经营卜体等,
《年乃索麻村调查藏族》旨在通过村庄经济的的调查,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代营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并说明民族文化在村庄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
《当前农村三大产业融合的理论及其影响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主要包括产业融合概述、农村三大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第二部分《现状篇》,主要包括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当前农村三大产业融合的环境分析以及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第三部分《影响篇》,主要包括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助力“互联网+”快速发展
《长期紧平衡下我国粮食安全研究》从我国粮食的生产与消费出发,分析讨论了我国粮食长期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对于我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及其结构变化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粮食进出口安全问题,并对我国“三量齐增”与粮食进口依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四化同步”下粮食安全支持政策的调整路径与支持手段创新的相关建议
《打造中国农业领域的航母:新时期农垦改革发展理论与实践》共分十章,比较系统地回顾了农垦事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农垦事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阐述了新时期农垦的战略定位,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农垦改革发展的重点举措、重大任务、战略选择、保障措施作出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