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吉金》丛书是一套铜器铭文书法画册,收录了我国1949年后出土的10件珍贵铜器的铭文拓片。铜器铭文又称金文、钟鼎文,多铸刻在铜器的内部。铭文始见于商代,铭文内容多与王室事务相关,涉及分封、赏赐、册命、征伐、法律诉讼、土地转让等各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价值。同时,铭文书法也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毛公
高山流水觅知音——《*国古琴珍萃》(增订版)隆重面世古琴是*国历史*久、艺术水准*高,*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乐器,也是一种极具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一张传世名琴,琴体背面往往会有名人题刻的琴名、题诗、题辞,或篆刻的各种印章。因此,它既是乐器,也是书法、篆刻俱佳的艺术珍品。唐代著名
《肩水金关汉简(肆套装上中下册)》收录肩水金关出土汉简2500枚,分彩色图版、红外线图版和释文共三册,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华夏文明之源:青铜长歌》为“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之一,《华夏文明之源:青铜长歌》主要对史前时期甘肃的青铜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凸显了甘肃作为华夏文明之源的历史地位,并配有50多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8(套装上中下册)》为《长沙走马楼三国昊简·竹简》的第捌卷。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窖出土三国昊简,根据出土情况分为二大类:一大类为采集简,一大类焉发掘简。采集简系施工扰乱後,从井窖四周及十里以外湘湖渔场卸渣区抢救捡回的简;这种简相对残断。发掘简系昊简正式发现後,现场得到保护,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简
《2000年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发掘报告》全面科学地记录、分析和总结了海丰镇遗址的发掘成果。这些成果将有助于人们了解金、元时期海丰镇港口形成、发展、衰落的历史过程,再现海丰镇曾经辉煌景象;有助于对海丰镇遗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推进金、元时期海丰镇与日本、韩国以及东亚国家海上贸易研究,将为海丰镇遗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一处
1993~1994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凌源市博物馆的协助和配合下,发掘了位于凌源小喇嘛沟的一个辽代中晚期契丹家族墓地,共11座墓葬(编号M1~M11)。小喇嘛沟墓地出土了丰富的随葬遗物。11座墓葬中,有3座墓葬(M1、M8、M11)未被盗扰。金银器是重要的一类遗物,器类包括装敛具、马具和饮食器等,是研究辽代金银器
《踵事增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不可移动文物集萃》分八个章节向读者介绍了中国丝绸及蚕桑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历代织造机构到各朝的服饰文化都有介绍,同时,《踵事增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不可移动文物集萃》还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梳理了丝绸之路千年来成为东西方文化六流纽带的脉络,向读者介中国丝绸对东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