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治时期壁画精选(德文版)》选用的文物,不仅历史跨度大,文化层面广,且多数在此之前鲜为人知,属于首次发表。每幅图片的说明文字,除介绍所示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外,还提供了不少背景资料,使画面内涵丰富,具立体感。综观全书,这是一套集学术研究与品览珍藏于一体的大型画册。
本书是南阳市汉画馆筛选两千多幅馆藏精品图像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编纂而成的10卷本大型图录。第一至三卷为典型墓葬出土画像,共收录22座墓葬的700多幅图像;第四至十卷共收录1700多幅民间征集的散存画像。
《西藏瑰宝》系列图片,首套共八册。所有图版及说明文字,均选自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宝藏——中国西藏历史文物》画册。《宝藏》画册,通过700余件(组)珍贵文物,向读者介绍西藏自旧石器时代至公元20世纪40年代这个漫长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包括政治、军事、宗教、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经贸交通、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全书按社会发展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要真正理解中国,认识中国,特别是中国古代艺术史,敦煌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一直以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敦煌以及其背后的历史似乎遥不可及。但实际上,敦煌不仅属于学界,更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要“继续敦煌”,实有必要让敦煌走出学界,走进大众。2010年和2013年,《生活》杂志的采编团队几次前往敦煌、兰
《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商代甲骨齐鲁国宝传奇》不仅为了介绍文物本身的价值,还希望通过揭秘文物背后的曲折故事,点亮历史深处的人文光泽。因为我们相信,总会有一些光泽,能安抚我们内心的浮躁;总要有一些光泽,为快速发展的时代,寻找底蕴丰富的心灵依靠。《从日本人手中夺回的商代甲骨齐鲁国宝传奇》通过对珍贵文物背后故事的深入挖掘和文物经
马骋、张晓楠编*的《钧窑》以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实物遗存为依据,从钧窑窑口入手,采用田野调查与实证分析的方法,在钧窑名文化资源与当代钧窑产业的传承联系上,研究从民族文化资源到文化产业这一传统文化资源现代转型的“活性”因素与形态。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资源即本书研究的钧窑名文化资源的解读,论证其作为*名文化资
中国古代兵器研究的先驱周纬先生的《中国兵器史》一书是中国古兵器研究领域至今绝无仅有的通史类读物,被视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的经典之作,以详实的文献史料,稀有的兵器实物照片,系统研究了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源流、形制演变与制作工艺。
大足石刻是中国南方佛教石窟寺的杰出代表。大足圣寿寺是一组丘陵山地古建筑群,建筑结合坡地起伏变化,逐步往后升高,群体空间轮廓线尤为突出,其山门运用牌楼门式处理手法,在巴蜀地区的佛教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意义。《大足石刻与古建筑群》分册第一章对大足石刻的地理和历史沿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接着对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了阐
巫称喜编著的《殷商文化传播史稿》主要包括前言与正文十五章。前言讨论商代传播的总体特征问题。**章讨论甲骨卜辞命辞材料的属性与商代传播的关系问题。第二章讨论甲骨卜辞命辞类型与商代传播的关系。第三章讨论甲骨占卜制度与商代传播的关系。商第四章讨论商代传播制度问题。第五章讨论商代传播模式问题。第六章讨论社会环境与商代传播的关系
大明宫在唐长安城中的三大内中,是*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也是唐朝历代皇帝居住时间*长的一处宫殿群,被视为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大明宫遗址历经1100多年的岁月,虽然屡遭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却一直保存至今。杜文玉*的《大明宫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宫内许多建筑的地理方位进行了详尽地考证,以纠正讹误,恢复其正确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