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将东北地区各种文章、刊物、书籍和语言节目中包含的北方常用语(大部分为东北方言),进行了收集整理,标注了发音音标,并加入二十世纪初对此方言、常用语的解释。该书可作为大众读者阅读使用,也可为相关研究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汉语教学测量与评价》常常将汉语教学测试或者说汉语考试/考查等同于汉语教学测量与评价,测评对象就是汉语学习者或者汉语教师,因此汉语教学测量与评价就是对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考试;而对汉语教师的评估是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与汉语教学测评没有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汉语教学范畴内所有的要素均可列入测评考查的范围内。另外,评价的基础
在大自然中,你能找到令人隐身的树叶吗?西瓜和李子居然是一种“监视器”?伯牙手中的古琴,竟然藏着高山与流水…… “秋”字的甲骨文字形中有一只蝗虫——□(特殊字符),“它”字的甲骨文竟然是一条蛇——□(特殊字符),“鱼”字下面的一横竟然表示鱼尾——□(特殊字符),古人是如何来造字的呢? 想知道有关大自然的成语和汉字中的
《语文漫话》精选了一代语言学宗师吕叔湘先生关于语言学、语言文化现象、语言的演变和翻译等方面的内容,用浅显的文字阐发语言、文字的应用知识,分析语言文化现象,反映语文的社会功用。对中小学生来说,是语文学习的入门读物;对文学语言学的爱好者来说,本书是了解学科的门径。
《汉语小词典》(阿拉伯语版)是一部初阶汉外外汉双向词典,主要为母语为阿拉伯语的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编写,也可供阿拉伯语学习者使用。全书汉语—阿拉伯语部分收词4000条左右,包含了《HSK考试大纲》和中国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的高频词。阿拉伯语—汉语部分收词4300条左右,均为阿拉伯语中的核心词、基
本书共分五章,围绕“汉语学习词典”,全面梳理了学习词典的编纂与研究成果,多维度分析比较了多部汉语学习词典和英语学习词典,重点研究了它们的编纂特点以及学者对他们的研究情况,对提高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和研究水平有切实的帮助。
《<黄侃<(通俗编)笺识>研究》为对黄侃《笺识》的研究,《通俗编》原为清代翟灏所编的通俗语、方言词典,对清代口语研究很好具有价值。黄侃曾对该书进行过笺识,共计364条,笺识内容后被收入黄焯所编《量守庐群书笺识》,《<黄侃<(通俗编)笺识>研究》即是对这一内容的研究,目前学界分别对《通俗编》、明清属于辞书、黄侃“笺识”均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特级教师刘祥从“人”的视角出发,精选了孔子等六位作者、《兵车行》等二十四篇课文,从作者、主题、情感、表达等四个角度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剖析了文本解读的技巧与密码,并提出富有针对性、实操性的教学建议,助力一线教师精准把握文本,提高文本解读与教学能力。
《英汉投射语言对比研究:系统功能类型学视角》对投射语言现象(即传统语法所说的“转述语”)进行英汉对比分析,但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投射一种意义,在语法各个级阶上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基于此观察,该书对投射意义在各个语法层次上的实现方式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包括投射小句复合体、情态附加语、连词以及环境成分。
逗趣的灵魂无处不在。歇后语就是很好的证明。歇后语里有中国人的大智慧—中国民俗、奇闻逸事、真实的市井气息和戏剧性的夸张对白。“引语”一出,悬念陡升,略加停顿后,“说明语”紧接着跟出,听者恍然大悟,笑出声来。然而,这种中国式幽默,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远离我们的日常。于是,作者典婆婆决心画下她多年来从民间收集的歇后语。典婆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