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上海·典藏上海出土文物精品选》是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组织编撰的《文化上海·典藏》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文化上海·典藏上海出土文物精品选》汲选了200余件上海出土文物精品,它们不仅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上海先民智慧的结晶、古代文明的象征,是历史的记录与物证。通过此书,公众将更了解上海古代的文明成
《趣谈辽墓考古:耶律羽之墓与宝山壁画墓考古散记》围绕以上两处考古发现和《耶律羽之考略》、《耶律羽之及其族氏考析》、《〈大契丹国东京太傅相公墓志铭并序〉考释》、《宝山辽代皇族壁画墓初考》四篇文章编写。这四篇文章都是作者20多年前写作完成并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学术座谈会、中
本书收录了《清华简所见辛公甲与作册逸》《读清华简札记——中道之实践与权变》《战国数字——从清华简的一组序码谈起》《简牍所见数码的演变》《汉简“会计”考》《汉代烽隧守御术略考》等文章。
本书汇集扬州市各个博物馆珍贵馆藏文物所做的文物图录,共收录器物200余件,跨越扬州各个历史时期,包含陶瓷器、青铜器、玉器、书画及其他五大类器物,全面展示了扬州城的历史文化风貌。
2013年5月20日,由中国壁画学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另眼识家珍"--山西省百处古代壁画遗址掇英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300余幅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武普敖拍摄的山西古代壁画遗址照片,引起了美术界专家再次聚焦山西古代壁画。本书在展览基础之上编撰成册,
中国石窟艺术-炳灵寺
唐代长沙窑以彩瓷为突出,在唐代晚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它的产品与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皆成为我国对外输出的重要瓷器商品。恰逢我国“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提出,扬州又迎来2500周年城庆,《扬州出土唐代长沙窑瓷器研究》以丰富的资料,深入的研究,精美的图片,既为长沙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扬州城市历史文化研究补上了华丽
莒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山东省十佳博物馆。馆内收藏文物12000余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200余件,馆内共有13个展厅。2008年免费开馆以来,全馆树立“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思想,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莒县博物馆》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莒县博物馆,重点展示了馆藏文物精品。
《沂南北寨汉墓画像》沂南北寨汉墓画像拓片为基础,参考曾昭□先生主编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同时结合实地踏查和摄影记录相比对,朱华同志承担了线图的绘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像阴线刻线条细腻,但是因为石面崩缺,导致很多地方无法完整的表现。门楣、立柱和前室八角柱采用了浅浮雕,如何表现立体感,怎样勾勒才
京口闸位于江苏镇江,是江南运河上的第一座闸,堪称漕运咽喉、交通枢纽,历经唐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填埋为路。2011—2012年,考古揭示出唐代堰(闸)及北宋至明清京口闸东侧闸体、河道、码头、道路、碑亭等遗迹,出土唐代至民国时期陶瓷生活用品、祭祀供器等各类遗物,其中两件元代青花香炉尤为珍贵。京口闸遗址是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精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