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四册,选收唐诗名篇1100余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为拓展我社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收录宋、辽、金286位词人及无名词人的词作共1294篇,汇编成《珍藏本中国文学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展示中国韵文的巅峰之作,延请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介绍各家之说,此套书拟分六册,以《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本书框架为十七章,分别对民国词史的总体特征、民国词的群体流派、民国词社、民国女词人、民国词选、民国词话、民国词体理论等问题予以考论结合式研究的同时,还对与民国词史相关的词集文献整理、诗词结社文献整理、诗词学文献整理、等做出了有开拓意义的考论。
本文试图对唐前叙事诗进行系统的梳理。确定叙事诗的内涵,分析叙事诗产生的原因以及《诗经》、《楚辞》、汉代、魏晋南北朝等不同阶段的唐前叙事诗的基本情况。在历时上,顺着历史的足迹,围绕不同时期叙事诗发展的内在理路,以及唐前叙事诗所共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唐前叙事诗及其历史背景公正、全面的考察,将中国唐前叙事诗
本书分为六章,从批评现场、人文精神、生命意识、艺术探索、代际批评、批评理论的发展等维度论述了当代新诗的诸多现状。作者视野开阔,既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中国当代新诗精神和形式的历史传承,又从共时性的角度深究外国诗歌诗论对中国当代新诗作品及理论的可能性影响。全书内容丰富,有对当代诗歌人文情怀及生命意识的思考,又有对当代诗歌艺术
《中国书籍·学术之星文库:<西游记>诗性哲学精神》从中国诗性文化的角度,对小说《西游记》的神话原型进行理论分析和阐释,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延续了中国早期神话的部分内容,而早期神话体现了中国民族本体意义上的智慧,通过这些保存在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材料的研究,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深层精神结构以及外表征候
近年来,图书市场频爆冷门,平民非虚构文学作品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不仅获得了出版界的青睐,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一些普通公民不仅写史出书,作品还在年度好书榜名列前茅。本书以这类非虚构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民间述史作品的概念、分类、特性、价值、热因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并对14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述史作者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
本书按照他所考察的五个步骤分为五卷,即抄本探源、评者探源、作者探源、本书探源和续书探源。书以英文写成,1961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探源》的中文版,先生生前翻译了一半,未竞的部分是補譯者受命补译的,在20世纪90年代末面世。
文化母题与文本叙事——1990年代后中国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比较研究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家喻户晓的儿童启蒙教育经典。全文虽仅1134字,内容却丰富广博,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和学习的方法、lun理道德以及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历代兴衰等基本常识。作为启蒙之书,全文通俗易懂且蕴意广阔,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孝悌为本、立德为要,进而教育学童通四书、晓五经、阅诸子、明历史。它十分强调持之以恒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