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客》是更符合“四美”(文字、图片、设计、印刷)要求,是原汁原味的民间读物,落笔横贯历史文脉,府拾香叶杂识,创意活化民间记忆。书中既有深入末节的寻根调查,也有从历史到流行文化生活方面的反顾自省,以方言编排章节,并尝试通过富有趣味的图文方式,活化重组中山人的共同记忆。
《山东巨郡:明代朝鲜使臣笔下的莱州》记载明代路经莱州的朝鲜使臣,将其对莱州的名胜古迹和沿途所见所闻,写成诗文。这些文字和诗歌,不仅展示了明代莱州优美的山海风光,同时也介绍了莱州的人文历史和社会风貌,为我们留下了明代中韩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一段明代朝鲜人士眼中的莱州。莱州市市长宫权在为《山东巨郡:明代朝鲜使臣笔下的
民国《吴县志》是八十卷的大型地方文献,时间跨度上起三代,下逮清末,范围涉及各种领域。大致取材于正史、野史、杂史、传记、笔记、文集、金石、文艺作品、采访调查记录及地方区划资料等,符合当今学术论著的需要。王謇先生在其生前,曾以毕生的心血对《吴县志》进行了大量地考订、增补工作,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成果未能公开刊出。为了后人研
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大陆学界在搜集整理出版台湾文献资料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4年,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主编的《台湾文献汇刊》100册,由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所属九州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台湾文献汇刊》的影响推动下,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于2005年开始组织
本书概述了1950-2014年河南省政协的发展演进情况。
本书讲述了贵州建省以来的故事,运用文字记叙的同时,以图片的形式讲述了贵州600年发展的历程。
《秦汉岭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共分三章,第一章汉代岭南香料贸易考,第一节香料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节汉代岭南香料贸易的种类,第三节汉代岭南香料贸易活动,第四节汉代岭南香料贸易兴起的条件及影响,第二章汉代岭南犀、象贸易考,第一节古代中国对犀、象的认知等等。
《红色记忆:江苏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报刊资料选编》分为五篇。第一篇理论指导;第二篇时局评论;第三篇武装斗争;第四篇红色政权;第五篇红色文化。共收录江苏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报刊485篇文章。从书中,人们可一窥中国革命红色记忆的辙印,一睹过先烈来自群众,为了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历史。
本书为二轮《福建省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展现了1999年至2005年的福建省对外交往和对外开放工作。特别是记录了2000年以后,福建省政府所确定的省外事办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各设区市、县政府的改革成果,以及省、市、县三级外事部门和省直机关外事机构的设置,勾勒出福建省“大外事”的工作格局。
随着时光流逝,老北京遗存急速消失,珍存老北京记忆的老人也日渐凋零。因而,老北京历史文化的丰厚内容有被尘封泯灭的可能,更有被戏耍歪曲的危险。以讹传讹的“老北京”不仅玷污历史,迷惑世人,而且贻误子孙。正如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所说:“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追寻老北京的真情实貌,是件很要紧的事。 《老北京